地震、火灾、洪涝、台风……当灾难突如其来,我们如何应对?今天,第三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救援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应急救援“黑科技”今天纷纷亮相上海,展现应急救援的最新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上海消防救援总队的“沉浸式增强感知体验平台” 新民晚报记者 张龙/摄(下同)

机器人、消防车、无人机……展厅里不乏庞然大物,更不缺高科技,展会开始不到半小时,现场的气氛就已经热火朝天。

人群中一只六足机器人缓缓行进,瞬间引来人群围观拍照。这是联想晨星的Bot GS机器人。联想上海研究院宁为坚告诉记者:“这个机器人采用六足设计,具有更复杂地形的通过能力。机器人背上的工作手模块可以DIY,模块化设计的柔韧机械臂更容易伸进各种缝隙中,实现精细化作业。”在会场中央,有个长9米6、高4米2的庞然大物,这是安徽阿莫斯流体技术有限公司展区的吸水象重型排水车,它可以8000立方米每小时的速度进行排水作业,相当于一米多深一个标准足球场面积排的水。

据了解,本次博览会共计500余家全国安全应急领域代表性企业参展。其中,超90%的企业为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水陆两栖全地形应急救援车

在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展区,一项项虚拟现实体验科普项目吸引了不少观众前来体验。展位上的心肺复苏MR体验系统可以模拟车祸、溺水、触电、交通事故四大场景下的心肺复苏操作。观众朱云就亲身体验了一把,他说“穿上VR设备,如同身临其境不仅提示了知识要点,让我对按压吹气的力度有了直观的感受”。同展位的沉浸式增强体验平台可以通过震动、烟雾、热量等模拟台风、地震的真实感受,吸引观众排队打卡。上海市红十字会展区带来了气道梗阻急救、创伤救护的体验项目,在上海市总工会展台,带来的心血管、眼健康、呼吸功能检测相机也人气颇高。

从今天起到15日,展览、会议、活动、科普等,将聚焦“推进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展现应急“防减救”的最新成果。

新民晚报记者 曹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