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坚持以“机制统领、清单推进、专项整治”为主线,扎实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一是压实主体责任。切实发挥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督促相关成员单位和责任部门围绕11个方面突出问题,紧扣30项重点任务,细化形成121条具体举措,引导激励各地区各领域抓好基层减负工作。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基层减负联络员、观察员和观测点“两员一点”制度,确保基层减负工作联络体系顺畅高效。建立典型案例核查通报和问题线索信息共享机制,构建“线上+线下”多维立体监测矩阵,常态化开展核查通报,强化立行立改、举一反三,形成线索核查、案例通报、督促整改、结果运用闭环管理体系。目前,省委层面已核查通报考核指标不合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违规举办节庆活动等负面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

三是推进重点整治。以重点领域突破带动整体工作推进,一些基层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整治纠治。如,清理节庆论坛展会188个,压减率达82%;省级和省级工作部门创建示范项目、评比表彰活动分别压减84.1%、51.6%;全省县级以上机关(单位)清退借调乡镇干部1259名;大力开展村社办公服务场所“滥挂牌”专项整治,清理各类不规范牌子、上墙制度。

四是强化数字赋能。充分运用数字化改革和数智治理优势,推进基层减负与“七张问题清单”工作机制贯通联动,将突出问题分级分类纳入省市县三级清单落实闭环整改。同时,深入推进“减负在线”、基层智治等综合应用建设,积极探索数字赋能减负增效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