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13日报道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5月10日刊登题为《马拉松成中国健身新风尚,但获得参赛名额有点难》的报道,报道摘编如下:

近期的一个周六上午,选手们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天气闷热,但气氛很热烈。参赛者跑步经过了身着传统服装表演舞龙或演奏古筝的当地人。

有些人甚至在路上停下来闻一闻玫瑰花香。毕竟,“大兴半程马拉松赛”号称“北京花马”。

对于许多参赛者来说,在首都的荒郊野外跑13英里(约合21公里——本报注)并不是他们的首选。他们更愿意加入更早之前从天安门广场出发的2万名选手,参加北京最著名的半程马拉松赛

中国对赛跑的需求正在迅速超过中国大型赛事所能提供的参赛名额。

技术工人小张(音)说:“今年跑马拉松真的很流行。”他刚在大兴跑完他的首个半程马拉松。小张将这种跑步热归因于疫情。疫情让人们更关注健康,寻找“内心快乐”的方法。

小张的下一个目标是全程马拉松。他想参加北京的比赛,但希望渺茫。他说,即使他能跑完全程,也需要很大的“运气”才能在中国最著名的比赛之一中获得一个名额。

中国在北京、上海和厦门举办的超级马拉松赛事还没有像波士顿、伦敦或东京那样吸引国际精英。但这些比赛在本地运动员和有抱负的业余爱好者中间已经面临申请人数过多的问题。

去年10月的北京马拉松比赛有13万名选手争夺3万个参赛名额。但是,作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选拔赛,无锡马拉松比赛的需求更大:有创纪录的26.5万人申请仅仅3.3万个名额。在重庆,一天之内就有10万人申请参加比赛,最终只有4%的申请人通过抽签获得参赛资格。

上月的一个周末,全国有近50万名跑步者参加了各地50多场马拉松比赛。

不过,较短距离的比赛也越来越受欢迎。中国一个体育用品行业协会今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跑步现在是中国最受欢迎的运动,5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尝试过跑步,高于2020年的48%。报告指出,人们跑步已经不只是为了健身和放松,这种运动已成为“新兴的时尚潮流”。

这种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同疫情带来的健康关切有关。北京一家体育发展公司的副总裁说:“另一个因素是中国城市人口,尤其是白领阶层健身意识的觉醒。”她将这股热潮的起源追溯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

中国运动员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也鼓舞了初学者。

中国政府在2021年提出了为期5年的“全民健身计划”。现在它正通过“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来看待体育锻炼。

许多二三线城市也在抓住马拉松热潮,其原因较为平淡:在经济增长放缓之际,这是吸引大批人群及其资金的一种途径。一些地方通过各种噱头来吸引注意力。

山西大同举办了一场“摇滚马拉松”,吸引7000多人参加,最后以多支摇滚乐队的现场音乐会结束。青岛的一场马拉松比赛在补给站提供当地美食,包括猪蹄和大虾。在横店——即“中国好莱坞”,跑步者穿过电影拍摄现场,寻觅明星的身影。在北京大兴,当地村民热情地欢迎跑步者,表演广场舞和民族音乐。(编译/朱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