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分,武侯区老马路社区的社区食堂内,就餐的人逐渐多起来,70多岁的江爷爷和老伴也来到这儿用餐,“过来吃饭很方便,菜也很合胃口。”江爷爷说。

在成都,不少社区都开办了社区食堂,为老人、小孩和附近工作、生活的年轻人提供就餐便利。社区食堂已成为一种新型的餐饮服务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家门口吃得舒心又放心

在武侯区 望江路街道,每天到老马路社区食堂就餐的人很多。临近饭点,等待吃饭的人,有社区的老年人,也有放学归来的学生,还有务工人员。大家拿着餐盘,等待用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一会儿,臊子面、花卷、汉堡、炸鸡腿、薯条、各种炒菜一一端出来,大家排着队依次打饭用餐。餐厅里充满了邻里见面时的招呼声、吃饭声、欢笑声。

小锦了解到,老马路社区食堂的素菜价格4元,荤菜价格为8元、12元、15元和20元不等,米饭1元,如果有需要还可以现场点小炒。食堂为75岁以上老人提供8元暖心午餐,辖区内符合该年龄的老人在社区办理助餐卡即可享受。

“我每天都和老伴儿来这里吃饭,年纪大了做饭不方便,做了饭还要收拾,太麻烦了,社区食堂是很好的选择。”今年79岁的江爷爷和老伴在社区食堂用餐已经半年多了。他坦言,子女在外工作,不放心老人在家做饭,会选择请保姆或者外卖解决老人的一日三餐,但这不是长久之计。

除了老年人,来就餐的人中不乏年轻面孔。“00后”杭先生是成都市第七医院的实习生,几乎每天中午都会来这里吃饭,“这里主打一个便宜实惠。”

“我们对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每餐3元的补助,在支付时进行减免。同时,会通过微信群,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居民口味,及时更新菜品。对于行动困难的老人,或者不便来食堂就餐的医院家属、病患,我们还通过送餐车提供上门送餐服务。”社区食堂负责人介绍。

爱心“爸妈食堂”已供餐136000份

“哎呀,这每天中午的饭呀,真是好吃得没话说,我这肚子每天都吃得饱饱的。”黄玉珍婆婆笑眯眯地说。她不仅是成华区白莲池街道狮子社区“熊猫村爸妈食堂”的常客,更是这里的忠实粉丝。每天中午,她都会准时来到食堂,和大家一起享受这顿美味的午餐。她说,这里的饭菜不仅好吃,更重要的是,她在这里找到了久违的家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社区食堂于2023年3月开业,刚开始是为成都市狮子社区内60岁以上的低保边缘户、低保户、五保户等经济困境老人,以及75岁以上的空巢独居老人提供每日的免费午餐。如今,这里的餐食也受到一些年轻人的欢迎。

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熊猫村爸妈食堂还提供送餐上门服务。工作人员会将午餐送到老人家中,并力所能及地帮助困境老人解决更多生活问题,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与其他老人同样的关怀与温暖。截至2024年5月7日,该社区食堂已经提供136000份充满爱心的午餐,每份午餐都精心搭配,包含两荤一素一汤以及主食,让老人们吃得既营养又满足。

这一年多来,除了日常的助餐服务,熊猫村爸妈食堂还特别注重为老人们提供精神文化层面的关怀,每月开展的“老年学堂”活动,不仅让老人们学到了新知识,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尊重。老人们在这里交流心得、分享生活,让彼此的心灵得到慰藉,让晚年的时光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霞 图片 李霞 责任编辑 罗皓 编辑 刘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