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欠了我们家400块大洋,现在可以还给我们了吗?”2015年孝感市人民政府,一位衣着褴褛的老人拿着一张泛黄的旧纸条,敲开了当地领导的办公室大门。
“这张欠条上可是明明白白的写着呢,这可做不了假,当年红军真的从我们家借了400大洋……”
2015年一个天气晴朗的一天,湖北省孝感市人民政府迎来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者,单看背影,这老者的年龄或许比人们看到的还要大。
那位衣衫褴褛的老者还在述说着那张欠条,只是他说出的话却让人十分疑惑,当年?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这位老者正是湖北孝感金盆村的一位村民,看着老人说的煞有介事,孝感市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都是一脸的不可思议,她们纷纷围在老者的面前,听他述说着那段往事。
那是1930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堪的年代,很多人都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
那时候抗日战争还没有打响,但是已经处于暴风雨来临的前奏。
红军第一师接到上级领导的命令前往鄂豫皖一带进军,经过金盆村,由于红军队伍刚刚成立不久,一没资金,二没武器,可谓是一穷二白。
不过当时的所有红军战士都明白一个道理:坚决不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
当时的红军战士看着面前不远的小村庄依旧选择在距离不远的荒郊野岭度过一晚,目的就是为了不打扰当地的村民。
当时一个农民赶着马车看到了以天为被以地为席的红军战士十分不忍心,便跳下马车主动来到红军所在的地方:“各位红军战士,我是金盆村的一位村民杨长银,诸位随我去我家暂住一宿吧,好歹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听到杨长银的话,红军战士们摇摇头:“老乡,多谢您的一片好意,我们这个时候去怕是会打扰其他人休息,在这对付一晚上就好。”
一听这个话杨长银当即不乐意了,非要拉着红军战士去自己家,看着杨长银热情的邀请,红军战士们也不再推脱。
因为在村子的不远处,所以杨长银为了表示对红军战士的欢迎,他一个大嗓门吆喝起来,村里的很多村民都闻讯赶来。
杨长银是当地的富农,经常会救助一些家庭贫困的村民,所以在金盆村的威望颇高。
“乡亲们,这是咱们的红军战士,他们为了不打扰我们非要在荒山野岭居住,这哪行啊,咱们自家地方大的给红军战士们供个方便,行不行啊?”
对于杨长银的提议,没有一个村民提出反对,连忙拉着红军战士往自家的方向走,红军战士中的一些领导被亲自拉到杨长银的家中,本以为只是简单的休息一下。
没想到杨长银却在不大一会儿端出了一些热气腾腾的饭菜,看着面前的饭菜,很多战士们都不自觉的吞咽口水,但是他们却没有一个人动筷子。
杨长银看着纹丝不动的红军战士牛脾气也上来了,当即恶狠狠的说道:“你们要是不吃这饭,明天就别想出这个门!”
无奈之下,战士们只好狼吞虎咽的吃了面前冒着热气的饭菜,第二天一早,红军战士对着杨长银十分感谢,在他们即将要走的时候杨长银拿出一个沉甸甸的包裹。
“这是我的全部家当,一共400大洋,你们留着用吧!”
对于杨长银的提议,红军战士们自然是一万个不同意,可是不收杨长银就不同意,冥思苦想之后,红军的一位领导想到了一个办法。
“这样吧,我们给你打一个欠条,这大洋我们不能白拿,打个欠条就当是我们借的……”
听到红军这么说,杨长银也不再多说,当即表示同意,而那张欠条被杨长银保存了几十年,直到杨长银去世,他也没有拿着欠条去找当地的政府,而是将欠条当成宝贝一般传给了自己的后代杨明荣。
杨明荣其实也从未想过去索要这笔钱,只是自己的妻子得了重病,家财已经全部散尽,他无法眼睁睁的看着妻子遭受病痛的折磨而无动于衷,无奈之下才想着拿当年的欠条去换钱。
2015年,杨长银的后代拿着这张欠条前往孝感市人民政府。最终,孝感市人民政府将过去的那400大洋折算成了现在的人民币40000元对给了杨长银的后代杨明荣。
对于这件事情你们怎么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