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水平直接关系着百姓的幸福感。然而,一些老旧小区由于居住人口“密集”、公共空间“狭小”、配套设施“陈旧”、物业公司“缺位”等问题,矛盾纠纷日益突显。

如何破解这一困局,让小区治理跟上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天津市东丽区张贵庄街道詹滨西里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结合实际打造“三统筹”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法,使大量矛盾纠纷在基层化解,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统筹人员资源,壮大矛盾调处生力军

社区划分为13个网格微治理单元,带领楼门栋长、老党员成立网格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组,做到有诉求找楼长、有纠纷找网格,实现简单矛盾纠纷即知即办、复杂疑难事件立即上报。“12345”市民热线反映的矛盾诉求下降50%。

整合网格内公检法司退休老干部“银发”力量,日常为居民提供邻里矛盾、家庭暴力、婚姻维系等法律知识和矛盾调解,实现普法服务供给与群众法治需求的无缝对接。

积极挖掘“教师公寓”退休教师资源,连续4年开办“詹西小陪伴”全天候公益托管班,为孩子们提供绘画、手工、朗诵等课程,惠及120多个家庭,极大地化解了因寒暑期孩子看护难引发的家庭纠纷,荣获“全国‘四个100’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全国先进群众性自治组织”称号。

统筹机制资源,激活矛盾化解强引擎

建立“两委+网格员+服务队+三方保洁公司+楼门长”共同治理的准物业化管理模式,规划车位820个,建立以楼栋长为主、网格员为辅的收费梯队,实现卫生费收取率高达90%、车位管理费收取率100%,圆满解决困扰群众多年的环境卫生、停车难停车乱等难题。

创新“1234”工作体系,在居民家门口搭建集“邻里纠纷、家庭矛盾”为一体的调解工作室“詹西说和”,成功化解了长达4年因“格调榴园”项目施工造成周边房屋安全类矛盾纠纷和长达10年因利津路餐饮底商污水跑冒造成的商户与居民间矛盾纠纷,邻里、家庭矛盾纠纷下降35%。

社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作用,将社情民意“分门别类”,社区由“跑腿员”变“吹哨人”,成功推动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充电贵、空中“蜘蛛网”、社区道路坑洼不平等公共治理难题,连续3年被评为“五星社区”。

统筹平台资源,推动源头预防走在前

创新民主协商模式,将凉亭、广场作为居民议事阵地,组织居民围坐而谈,变“我做你看”为“你说我做”,逐一协商化解矛盾,圆满完成东丽区首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智能车棚改造等重点难题。

联合律师事务所成立法律服务工作室,搭建法律与居民双向奔赴的“桥梁”,推出法律服务“菜单”,群众根据需求选择“法治菜品”,实现“律师多跑路、居民少跑腿、问题速解决”,一年来,社区矛盾总量同比下降32%。

组建“就业管家”,宣传就业政策,征集居民需求,与社区周边利津路商圈企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协调用工需求,精准匹配岗位,累计解决群众就业问题76个,每年商户集体出资2万元用于社区建设,守牢就业稳定的“关口”。

来源:天津市东丽区张贵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