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3日讯“热情为人民服务 真诚为群众解忧”。5月9日,高密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柴沟中队接到市民李女士家人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对交警在交通事故“追逃”过程中表现出的耐心细致、为民分扰的工作作风给予肯定和感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25日晚20时左右,高密公安交警柴沟中队接到群众报警,称自己的母亲夜晚散步时被一电动车撞倒,电动车逃逸,伤者现在在家中。

警情就是命令。柴沟中队事故值班民警立即赶到伤者家中调查,但伤者年龄偏大,对当时的情景一点也没有印象,甚至连什么车撞的自己都不知道。后经和她一起散步的同伴描述,肇事车辆是一辆电动二轮。由于事发路段没有照明设备,根本看不清驾驶人和电动车模样。在老人的带领下,办案民警赶赴现场,发现事故地段没有照明光源,没有其他目击者,没有天网监控,肇事车辆在事发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这给案件的进一步侦破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受害者送医检查后得知,脊椎严重骨折,不得不住院治疗。

根据多年处理交通事故的经验,办案民警第一时间以事发地点为中心,划定周围5公里、4个方向路面监控、门面房及小区门前监控逐一调取排查。并根据肇事车辆的可能行车方向,扩大筛选范围,查找蛛丝马迹。民警通过对肇事车辆行车速度分析,预判嫌疑人的行车路线和时间,将沿路的监控进行逐一排查,可始终未发现嫌疑车辆。

办案民警没有气馁,沿着出事地点逆向追踪,最终在事发地点2公里外的一个监控视频上,发现并锁定了一辆二轮踏板式电动车与事故时间十分“吻合”,驾驶人为一5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但由于夜晚光线太暗,根本看不清驾驶人的模样、电动车号牌和颜色,但通过监控视频,却清楚地听到电动车发出“嗡嗡”的电动车电机声音,这成了本案最重要的“特征”。

办案民警以此为线索,在寻找了4天后,终于在一居民监控视频中,成功查找到了事发更早时间具有“嗡嗡”电机声音的二轮电动车和驾驶人踪迹。视频显示,19时07分48秒,嫌疑人驾驶“嗡嗡”声音的二轮踏板电动车来到视频远处一村民门口,见大门紧闭,嫌疑人便掏出手机打电话,虽然看不清嫌疑人模样和电动车式样,但打电话的声音还比较清晰。

办案民警立马来到嫌疑人到过的村民家,表明身份和来意,希望积极配合。起初,嫌疑人60多岁的姐姐不承认有人给自己打过电话。查看其手机,通话记录已被删除,这更加坚定了办案民警的怀疑。

一番操作后,办案民警恢复了通话记录。事实面前,姐姐承认几天前弟弟确实给自己打过电话,因为自己在青岛,弟弟打完电话就回家了。自己真不知道弟弟撞没撞人。

随即办案民警电话联系上嫌疑人,嫌疑人承认几天前晚上骑电动车撞人的事实。

据嫌疑人王某交待,今年55岁的王某是高密人,因为腰椎不好,让姐姐帮忙买药。当晚19点左右,从住处骑电动车去姐姐家拿药。可巧姐姐外出不在家,他便骑车往回走。19时20分许,当他由南向北行驶至某小学南侧时,微弱的电动车车灯照射下,隐隐约约发现两个人影在眼前晃动,他下意识地连忙踩了踩刹车,可是电动车在惯性作用下,还是直直地从两个人中间冲了过去,他感觉到电动车车把被什么东西刮了一下,趔趔趄趄向前行驶了七八米左右,他刹住车回头看了看,模模糊糊看见有一个人倒在地上,一个老太太大声喊他“住下”。事发突然,他有些“懵圈”,大脑一片空白。停留了大约半分钟,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撞到人了。他感到不安,害怕对方讹上自己,电动车没下,就向前逃走了。为了防止有人找到自己,他抱着侥幸的心理,故意东拐西拐,多绕行10多公里,才从村后转回住地。

在中队办案室,王某对自己交通肇事逃逸一事供认不讳。办案民警对其某进行了法律普及和批评教育,王某认错态度十分诚恳。经调解,双方对赔偿等事宜达成一致。

闪电新闻记者 李涛 通讯员 黄启先 潍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