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物馆日

Museum Day

再过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博物馆日”(5月18日)。

作为文化中心的北京,博物馆资源可谓相当丰富。据统计,全市共拥有超过200家博物馆,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18家,从数量上居全国首位。

北京的博物馆的一大特点就是类别极其丰富,许多专题类的博物馆都能够填补我们的知识盲区。今天就为你从中挑选了5家,找个时间逛起来吧。

北京公交博物馆

穿越百年时光,见证城市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刚刚正式对外营业的北京公交博物馆(简称北京公交馆),自试运行期间就荣登北京最难约的博物馆之列,足以可见广大市民的极高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交通业的发展,也映照出一座城市的发展史。公共汽车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民生保障工程,不仅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主体,更串联起一代又一代人的满满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公交馆用6000多件来自各个年代的藏品,为你完整讲述了北京公交走过的百年历史。众多实物展示,更如同让我们穿越了时光隧道:仿制了1924年起行驶在京城的有轨电车100型机车(即“铛铛车”),上世纪20年代北京第一代有轨电车使用过的铸铁车轮,上世纪50年代北京公交汽车的主要车型——道奇牌公共汽车……还有一片区域停放着一批“退役”的公交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红蓝铅笔、票夹、不同年代五颜六色的车票、月票、站牌等,都唤起了人们对于过往岁月的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参观快结束的地方还有个互动区域,每人可以体验开10分钟公交车。如果你想通过短片更直观地了解北京公共汽车的发展沿革,也可以配合讲解时间进行参观。

丰台区莲花池西里29号

⏰ 09:00-11:30、14:00-16:30(周二至周五)

09:00-11:30、13:00-15:30(周六)

周一、周日闭馆

北京美髪博物馆

“头”等大事背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门大街人人都去过,但你未必留意过位于四联美发前门店三层的这家北京美髪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处不出20分钟就能逛完的迷你博物馆,不仅是对中国美发行业的历史回溯,同时也记录了“四联”的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自汉代开始,就有了以理发为职业的工匠,后来为了满足贵族的需求,逐步发展成为专职的理发师。各朝各代都有着不同的发型特点,在这里也可以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一一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五十年代,为改善北京服务业的落后现象,上海的“华新”“紫罗兰”“云裳”“湘铭”四家理发店集体迁到北京,取名“四联”,即四家联合之意,并于1956年7月27日正式挂牌营业。当时男子理发每人8角,女子电烫每人2元2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业后的“四联”,不仅带来了纯正的美国理发椅,更把流行于老上海的国际潮流发型和精湛的技艺带至京城。像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及夫人、梅葆玖,歌唱家郭兰英、王昆、马玉涛,电影艺术家谢芳、王晓棠,还有著名播音员、电视台主持人等,都是“四联”的忠实追随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还用好几面墙,回顾了各个年代的国人发型。这番审美的更迭,也是时代背景的鲜明体现。

西城区前门大街77号

首都粮食博物馆

传递爱粮节粮新风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永定门西南角、大磨坊文创园的首都粮食博物馆,是北京为数不多只在工作日开放的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物馆所处的大磨坊文创园,本身就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前身是北京大磨坊面粉有限公司,起始于1918年创建的天民机制面粉厂。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城区一共有12座面粉厂,以保证市民正常供应,大磨坊面粉厂就是其中最靠近市中心的一个。2014年正式停产后,改建为文创园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都粮食博物馆聚焦于北京的粮食行业,设置了“粮食寻根,追溯本源”“帝都漕运,千古运河”以及“民生保障,首都粮仓”3个展区,全景式地展现了粮食从古到今的发展历史。

在馆内还能追寻北京的粮食记忆。比如通过展出的各个年代珍贵粮票,可以了解从1953年直到1993,整整40年的粮票史。而复原的昔日粮店,又勾起了老一辈人过去买粮的深刻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很适合亲子游,可以让孩子学习到一些关于五谷等农作物的小知识,受到珍惜粮食的良好教育。

东城区永定门外三元街17号大磨坊文化创意园3号楼

⏰ 09:30-11:30(上午场)、13:30-16:30(下午场) 周六日及法定节假日闭馆

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

勾起集邮回忆的专题类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走过来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当年席卷全国的“集邮热”。贡院西街的这处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就带你重回往昔岁月,见证方寸之间的一枚枚邮票,所独具的文化大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物馆共有四层,重点在二层——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的邮票精选。从展出的各个时期邮票(基本从上世纪50年代起),除了带有时代背景的主题,还能明显感受到中式美学的一路演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也不要错过四层的珍宝馆。这里展出了除了世界第一枚邮票黑便士和中国第一枚邮票——大龙邮票,还有未发行和因故取消发行的几张绝版稀世之宝,虽然禁止拍照,但不管你是不是集邮爱好者,都非常值得一观。

东城区贡院西街6号D座(近长安大戏院)

⏰ 09:00-16:00(周一闭馆)

北京金石博物馆·庆云寺

在中轴线上领略传统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5月18日正式开放、位于景山后街恭俭胡同的北京金石博物馆,为故宫附近增添了一处小小的可逛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是由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庆云寺改建而成,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建筑坐北朝南,格局为方方正正的二进院落,坐落在全世界最长的城市中轴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像拓片、文字铭刻,包括广义上的竹简、甲骨、玉器、砖瓦等,都属于金石学的范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金石博物馆以“红色经典,金石永固”为主题,基本陈列是《红色经典 金石永固——新中国开篇与北京琉璃厂金石文化展》,以及专题展《文道恒辉——书斋文玩清供展》。通过馆内配备的非遗文化体验馆、匠人工坊、文人书房等空间,你还能了解到更多关于金石文化的知识。

西城区景山后街10号

⏰ 09:30-16:30(周一闭馆)

文、图:松茸

版:小维

封面及banner设计:佩琪

Aimi Wang 182 1073 1565

Gia Wang 138 1114 852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馨母亲节、甜蜜520、撒欢儿童节,庆祝毕业季……热情的夏天开始放大招了(内含福利)丨一周推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夏的第一杯咖啡,就从这波新店开始吧丨飨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我说,是卤味,不是鲁味丨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