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袁绍是三国时期的割据势力君主,他曾经统一了河北地区,拥有冀、并、青、幽四州,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君主。但是,由于官渡之战一战的失败,使得袁绍的势力从此一蹶不振。袁绍在和曹操交锋失败后,也因忧病交集而去世。在他死后,由于他废长立幼,又让儿子们各种掌管一州。这使得他的儿子们互相争斗,让曹操坐拥渔翁之利,将他们逐一消灭。最终,袁氏家族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官渡之战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沮授的废黜。

我们如果回过头看袁绍的失败,最直接的原因是他在官渡之战中的失败。官渡之战是决定中国命运,也是决定袁绍和曹操命运的大决战。在这次决战中,在兵力、兵器、资源上都占绝对优势的袁绍,却意外的败给了曹操。这使得袁绍多年纠合的主力被曹操歼灭,遭到了灭顶之灾。虽然,袁绍在战后极力努力,也再也无法挽回颓势了。

在这一次战役中,袁绍失败的原因,被后人总结出了很多原因。但是,从战役过程来看,袁绍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临阵换将。在战役前,袁绍将军队的主要统帅沮授给废黜了,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对战役不利的连锁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战前,袁绍和部下进行战略研讨时,沮授和田丰认为不宜出兵,而郭图和审配则认为应该出兵。在双方争论不下的情况下,袁绍最终采纳了郭图、审配的建议,决定发兵。

但是,在发兵前,袁绍调整了军队的编制。史书上说,是因为郭图等人向袁绍进的谗言。说是沮授权力过大,会对袁绍造成威胁。于是,袁绍又将原来由沮授全部统领的军队分成三部分,分别由郭图、淳于琼和沮授统领,分了沮授的兵权。

在军队出发前,沮授对战争的前景感到悲观忧虑,说了几句自己的看法。这些言论被人反映到袁绍那里,再加上沮授要求因病休息。这使得袁绍不但不允许沮授回家休息,一定要带着他出兵。同时还把沮授剩下的军队也剥夺了,给郭图率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官渡之战的期间,沮授多次向袁绍进谏。可是,虽然沮授的建议都十分正确,如果袁绍哪怕听从沮授一次建议,就不会打败仗。可是,袁绍就是不采纳。就这样,袁绍迎来了官渡之战的惨败。

我们从这段历史可以看到,袁绍在官渡之战的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战前废黜了沮授。这造成了军心动荡,大家不服。在战役期间,袁绍又不听从沮授的正确意见,最后遭遇了失败。

二、沮授对袁绍事业的重要性。

在所有的比较强大的势力中,都有一位主持大局的人物。比如曹操有荀彧,刘备有诸葛亮。孙权有鲁肃,而袁绍集团的核心人物则是沮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袁绍的失败,沮授的名字在历史上并不显赫,在历史上也没有专门为他立传。但是,我们如果看《袁绍传》,就随处可以看到沮授的名字。可以说,沮授的人生是和袁绍的事业有着不解之缘的。

如同诸葛亮遇到刘备献上了《隆中对》,鲁肃遇到孙权献上了《榻上问对》,沮授遇到袁绍也献上了自己的战略方针。史书记载,袁绍在欺压韩馥,得到冀州后,当时担任冀州别驾的沮授就向他献策,他说道:

“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济河而北,则勃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众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比及数年,此功不难。”

沮授在这个战略方案中,指明了袁绍的发展方向。那就是立足于冀州,集中兵力先去讨伐黄巾余党占据的青州,然后再回师讨伐张燕的黑山贼。此后,再向北发展,将公孙瓒消灭,占领幽州,收降边境的匈奴部落,这样就占领河北的幽、冀、并青四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拥有了强大的实力后,袁绍再将汉献帝从长安迎接到自己的领地,恢复汉朝在洛阳的都城。以天子的名义去讨伐不服从的诸侯,这样一来,几年之内,就能够见到功效。

当时袁绍听了沮授的建议十分高兴。他说,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啊。于是,袁绍提拔沮授为监军、奋威将军。沮授的这个监军,是有实权的监军,职责为监护诸将。实际上是袁绍军中的统帅。

在此之后,袁绍的军队在沮授的指挥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很快的就达成了袁绍和沮授商定的第一步目标,占有四州之地的目标。但是,在达成第二步目标,迎接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目标,则遭到了挫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因为当时汉献帝被属下威逼,被迫转往关东。这个时候袁绍没有听从沮授的建议,没有去迎接汉献帝。结果被曹操捷足先登,将汉献帝抢先接往了他自己的领地。事后,袁绍在接连接到曹操以朝廷的名义发来的旨意,感到政治上十分被动,可也已经为时已晚了。

后来,袁绍想要废长立幼,也遭到了沮授的劝谏。袁绍不听,埋下了袁氏灭亡的祸根。在官渡之战前,袁绍不接受沮授延期开战的建议。在战役进行中,袁绍先是不接受沮授对颜良、文丑的调派建议,使得两员将领先后送命。

后是在军队战术上,也不听从沮授持久战的建议。最致命的是,最后一次沮授向袁绍发出的关键性建议,为了防止粮草被袭击,要求派蒋奇去协助淳于琼,也被袁绍拒绝。最后淳于琼在乌巢被曹操袭击,所有粮草被烧,造成了袁军的溃败。对于袁绍和曹操的生死存亡的官渡之战,以袁绍的惨败而收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可以看到,沮授对于袁绍事业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有他的指挥,袁绍的军队就战无不胜。失去了沮授的指挥,袁绍军队的战斗力就一落千丈。在官渡之战前后,沮授可谓算无遗策。如果袁绍稍微听取沮授的建议,他就不会在官渡之战中失败。

可是,为什么袁绍在官渡之战前对沮授的态度突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呢?从言听计从变为根本不予理睬。而且,我们还从袁绍对待沮授的态度上,感到一种深深的敌意。这一切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三、袁绍废黜沮授的经过。

袁绍与沮授的关系一直比较融洽。我们从郭图、审配的谗言就能够看到,在官渡之战前,袁绍所有的军队都是由沮授统领的。沮授的权力,要远远超过了荀彧、诸葛亮和鲁肃等人。他既担任袁绍的谋主,又担任袁绍的统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一夜之间,仅仅因为在对曹操开战这件事的商讨,沮授就被袁绍给废黜了,这实在有点令人匪夷所思。掩盖在郭图谗言之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先看看双方争论的观点是什么:

沮授进说曰:“近讨公孙,师出历年,百姓疲敝,仓库无积,赋役方殷,此国之深忧也。宜先遣使献捷天子,务农逸人。若不得通,乃表曹操隔我王路,然后进屯黎阳,渐营河南,益作舟船,缮修器械,分遣精骑,抄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如此可坐定也。”郭图、审配曰:“兵书之法,十围五攻,敌则能战。今以明公之神武,连河朔之强众,以伐曹操,其势譬若覆手。今不时取,后难图也。”
授曰:“盖救敌诛暴,谓之义兵;恃众凭强,谓之骄兵。义者无敌,骄者先灭。曹操奉迎天子,建宫许都。今举师南向,于义则违。且庙胜之策,不在强弱,曹操法令既行,士卒精练,非公孙瓚坐受围者也。今弃万安之术,而兴无名之师,窃为公惧之。”图等曰:“武王伐纣,不为不义;况兵加曹操,而云无名!且公师徒精勇,将士思奋,而不及时早定大业,所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此越之所以霸,吴之所以灭也。监军之计,在于持牢,而非见时知几之变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争论发生在袁绍已经决定发动官渡之战的时候。当时袁绍已经拣选了十万精兵,战马万匹。这个时候,沮授却向袁绍进言,要阻止进攻许都。这本身就于理不合。我们再看看沮授的理由,沮授先是以百姓疲敝,府库空虚,军队劳顿的理由来劝阻袁绍,劝袁绍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攻打曹操。这个理由我们现在看,是站不住脚的。相对来说,郭图、审配的理由要比较有力。

袁绍的军队虽然在统一四州的战争中十分劳顿,可是曹操身处四战之地,没有一天不战,岂不是更加劳顿。袁绍的积蓄空虚,可是袁绍占有四州之地,面对土地人口要少得多的曹操还是占有绝对优势。在兵力上,袁绍对曹操的兵力占有几倍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采取缓攻的策略,无异于给曹操发展实力的时间。因此,沮授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而且从战役的进程来看,袁绍打得曹操几乎走投无路,也说明了郭图、审配理由的正确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沮授阻止袁绍真正的理由是什么呢?沮授的真正理由其实是第二部分的在出师无名上。他认为曹操奉迎汉献帝,拥有了大义的名分,攻打他是不占大义的名分的。而郭图、审配的反驳的理由就有些牵强,甚至连武王伐纣这样不合适的比喻都说出来了。

最终,袁绍还是没有接受沮授的建议,出兵攻打曹操。在随后的时间里,郭图等人向袁绍进谗言,说沮授权力过大,会对袁绍造成威胁。袁绍便收回了沮授的兵权,把他打入了另册。

四、袁绍废黜沮授的最根本的原因。

沮授当年向袁绍的战略目标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统一河北四州,第二步是奉迎汉献帝,重建汉室。当时袁绍十分高兴,说这就是他本来的心愿。实际上,沮授并不知道,袁绍所认可的,只是他战略目标的第一步,统一河北四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操在后来回忆两人在讨伐董卓之后,两人分手时后的情景。两人述说将来的方略。袁绍这个时候就说自己要统一河北,南下一统天下。这个方略和沮授战略的第一步不谋而合。当然袁绍会高兴的说这是自己的所愿。可是,袁绍认可了沮授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并不是全盘的认可沮授所有的战略目标,尤其是第二步。

在沮授的原来的战略方针中,先统一四州后,再去长安奉迎汉献帝。可是,由于情况发生了变化,汉献帝从长安向关东流浪。这个时候,沮授因时而变,劝袁绍奉迎汉献帝。但是,在郭图等人的反对下,袁绍拒绝了沮授的建议。

这是因为,袁绍兄弟一直怀有不臣之心。他们依靠自己四世三公的势力,企图代汉而立。袁术为人粗陋,先自急不可待的称帝,被大家所灭。袁绍做事比较谨慎,他虽然怀着和袁术一样的野心,但是,还是决定做好准备后,才走代汉的这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他在奉迎汉献帝这件事上,已经表露了他的态度。他不去奉迎汉献帝的理由竟然是不愿意受到约束。即便是沮授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理由来诱惑他,他也不依从。他认为汉献帝无依无靠,任其自生自灭就得了。不过,他没有想到,曹操捷足先登,奉迎汉献帝到许都,得到了“奉天子以讨不臣”的大义名分。这时,袁绍悔之已晚。我们从这件事可以看到,袁绍是根本不会认可沮授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的。

在袁绍统一河北四州之后,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后,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的发生,点燃了沮授被废黜的导火索,后面的战略方针的争论只是这件事的发酵而已。

在袁绍统一四州后,他手下的主簿耿包与袁绍密谋,想要代汉而立。在历史上,对这件事是这样记载的:

主簿耿包密白绍曰;“赤德衰尽,袁为黄胤,宜顺天意,以从民心。”绍以包白事示军府僚属,议者以包妖妄宜诛。绍知众情不同,不得已乃杀包以弭其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