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小圆)“专门过来吃面。”昨天在老横泾面馆内,据一位市民介绍,休息天和3位老弟兄相约,一起过来吃碗面。据他介绍,一块焖肉面浇头分量在2两左右,比市面上一般的焖肉面浇头大了一半多,不仅口味好价格也实惠,每次都会点上一碗,吃完面还能顺带买点肉馒头、卤菜回家。据掌门人潘治强介绍,“苏州一碗面”全力打通食材供应链,以特色大排、焖肉面领衔,日销售达3000多碗,高峰期超过5000碗。现做现卖的老横泾苏式肉馒头,一天销售超万只。

“从卖猪肉到做餐饮开面馆,打通养殖 基地直达餐桌的食材供应链,是我的目标。”70后潘治强人称“阿潘”,是土生土长的横泾人,小时候父亲在当地开猪肉店,阿潘从业余卖菜、卖冰棍直到和父亲一起卖猪肉,走上经商之路,此后阿潘创办“鲜丰”品牌。

“依托供应链打造延伸,把生态土猪等新鲜健康食材,第一时间送上餐桌面碗中。”随着“鲜丰”冷链生态土猪的日渐红火,从小喜欢做菜的潘治强萌生了做餐饮开面馆的想法。从鲜丰十二灶起,经过反复尝试,7年前潘治强拿下横泾中兴路8000多平方米、近80米长门面,以老横泾面馆为主,开出苏式面馆、熟食铺、点心铺,以及肉店、超市等业态组合的“集合店”。

“从源头把控,做出原汁原味、真材实料的苏州味道。”据潘治强介绍,近年来“鲜丰”建立的养殖种植基地,规模扩展到四五百亩,同时建立6000多平方米的现代配送中心。“焖肉、大排等浇头,全部采用配送中心生态土猪肉。”据老横泾面馆总经理朱玉明介绍,在“苏州一碗面”打通食材供应链过程中,除了浇头外,每天的吊汤经过反复研发,确定50只贵州苗家生态爬山鸡,以及“鲜丰”猪肉骨头、火腿等原料每天现“吊”。

继“一碗面”之后,“卖猪肉拿手、做猪肉也拿手”的潘治强,把主攻方向瞄准苏式肉馒头。“采用‘鲜丰’土猪肉简单调味,做出猪肉的原味、鲜味。”据介绍,开发上市的老横泾苏式肉馒头,以“有温度的传统手工包,30年前的猪肉味道”为宗旨,传承苏州传统纯手工制作、现做现卖的技艺精髓,确定的标准流程中,每只肉馒头分量在120克左右,其中肉馅分量占到一半。“每天凌晨3点制作师傅就到岗开工。”师傅轮班现做现卖的肉馒头,从早上开门一直“火”到晚上。

眼下除了本地市民外,按图索骥寻过来的江浙沪游客占到三成以上。数据显示,每块120克以上的炸大排和焖肉联袂登上“爆款榜单”前两位,每斤60元的焖肉,不少消费者“打包”带走。此外店内5元的阳春面单点,以及98元的时令三虾面等,成为消费者打卡的“网红点”。潘治强表示,继去年11月走出老横泾,在新市桥开出“灶头面馆+肉馒头”后,5月中旬将在葑门横街开出“熟食+肉馒头”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