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凌晨5点,湖南新宁县扶夷江畔黄龙镇沉水村的刘艾华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用洗脸盆打好热水,端到公公陈湘凡的房间:“爸,洗脸了。”接着她将双腿瘫痪的公公扶起,照顾他漱了口,给他洗了脸后,又顺手把公公的夜壶带出去倒掉。洗脸后,刘艾华开始做早饭,早饭做好后,先把公公背到床前的火柜里靠着,再把饭菜端到火柜前,照顾公公吃早餐。做完这一切,她就出去做事,这时才6点,村里有的人才刚刚起床。

“要不是艾华尽心照顾,我恐怕……”说起自己的儿媳妇,今年86岁的老人满怀感激之情。刘艾华这些年经历的艰难困苦和为这个家所做的这一切,公公都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忍不住写下了赞扬儿媳的快板诗,逢人便夸儿媳的好:“我家媳妇刘艾华,孝敬父亲真不差。父亲害病躺在床,护理照顾全靠她……”

丈夫不幸离世后,她选择留下

38年前,刘艾华结婚了,建立了小家庭。婚后不久,一双儿女也相继出生,一家人的生活简单幸福。

就在他们憧憬未来美好生活时,一场意外改变了刘艾华的人生轨迹。

儿子16岁那年,刘艾华的丈夫突然意外去世。

丈夫的离去,给刘艾华带来沉重的打击。事发后,她几乎每天以泪洗面。公公婆婆也伤心欲绝,老人育有3个女儿,却只有这一个儿子。三个女儿早几年相继外嫁他乡,现在儿子没了,仿佛天塌下来一般。他们担心刘艾华改嫁,把孙子孙女带走,又担心他们年岁已高,怎么好好照顾孙子孙女?他们更担心,自己老了病了无人照顾,无人养老送终。

“那年我才38岁,很多人都劝我带着子女离开。但看到公婆无助的眼神,我决定还是留下来。”就这样,刘艾华一边忍受着内心的悲痛,一边承受着生活的艰难,留了下来,这一留,就是20多年。

起早贪黑忙里忙外,从无怨言

丈夫去世的时候,两个孩子还未成年,正在上学,家里的重担从此就压在了刘艾华身上。

家里有几亩地,就靠刘艾华耕种。她一个人学会了犁田耙田,一年四季,她的田土没有荒芜,田里种起了双季稻,土地种上了脐橙、玉米、花生和蔬菜。

每天天不亮,刘艾华就起床去地里,常常忙到天黑才回来。农忙时候,每当看到别人家都是两口子一起,而她却是一个人忙得筋疲力尽,心里也涌起阵阵伤悲。可一想到正在上学的孩子和一年年老去的公公婆婆,她又咬牙坚持了下来。为了给家里增加一点收入,刘艾华在打理好庄稼的同时还到附近的厂子去上班。她先后在果业厂、养殖场、皮鞋厂、模板厂、电子厂做事,由于文化不高,她做的都是一些脏活累活,而且工资也不高,1个月才1200元。

在果业厂,她帮人选果、洗果、包装果子;在养殖场,她帮人喂猪;在模板厂,她像男人一样搬运大块模板……厂里午休的时间,别人都在休息,她却要跑回家给公公婆婆做饭,插空到地里给庄稼浇水、拔草、施肥……那些年,她忙得像陀螺,一刻也不敢停顿不敢松懈,只有小学学历的她靠种田种地和打工的微薄收入维持着一家五口的生活。

在她的辛勤劳作和操持下,公公婆婆渐渐走出了丧子的悲痛,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原来房子不够用了,2013年,刘艾华拿出多年攒下的积蓄,在原来一层楼的房子上又加了一层,虽然装修很简单,但家里的居住环境总算得到了改善。

尽心照顾老人,孝心感天动地

随着年岁的增长,公公婆婆的身体大不如前。5年前,刘艾华的婆婆糖尿病加重,突然病倒了无法行走。从此刘艾华一边忙家里家外的活计,一边悉心照顾卧床的婆婆。每天除了照顾好婆婆的一日三餐,她还要定期给婆婆翻身,为她溃烂的创口换药。夏天的时候,溃烂的双脚流出浓稠的汁液,散发出阵阵难闻的恶臭,别人都不愿近身,刘艾华毫不在意,给婆婆喂饭、擦洗身子、穿衣、倒便盆、按摩……

尽管有媳妇悉心地照料,由于病情严重,几个月后婆婆还是撒手人寰。那时,刘艾华的女儿已经出嫁,儿子也长大在外打工,家里就只剩下刘艾华和公公两人。

在婆婆去世之后,公公的身体也每况愈下。老人起夜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为了防止老人摔倒,刘艾华在公公房里放了一个便桶,公公就在房间方便,而每天的屎尿都是刘艾华去倒。2021年底,公公突然双腿无力,不能下地行走。刘艾华急忙带着公公到医院求治。然而几经周转,看了很多医生,公公的病情却不见好转,就此瘫痪在床。刘艾华又开启了悉心照顾公公的模式。每天她都把洗脸水、洗澡水和饭菜端到床前,为公公洗脸,照顾公公解便,给公公擦身洗澡,喂公公吃饭…….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她毫无怨言周而复始地重复着这些琐碎一般人却难以坚持的事。

“她一直是一个勤俭持家、尊敬长辈、关爱子女、团结邻里的好人。”谈起刘艾华,村里人赞不绝口:“什么粗活、重活她都会干,农忙时没见请过人,有时还会帮乡邻做事。一个女人撑起一个家,不容易啊,我们都很佩服她。”

面对大家的赞誉,她只是腼腆地说:“孝顺父母公婆是应该的,现在我只希望公公的病能好起来。”如今刘艾华已年近60,生活的困苦和岁月的风霜并没有击垮她,她依然家里家外地忙碌着。(李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