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江月

5月21日,澳大利亚大选拉开帷幕。根据目前的普遍看法,反对党工党很可能获胜。

约1000万澳大利亚人将前往投票站,选出未来三年领导这个国家的政党。澳大利亚国会有参众两院,众议院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团体将组建新一届政府。

参加投票的选民会有两张选票,绿色的是众议院选票,白色的为参议院选票。

选举当天,投票站在当地时间下午6点关闭,澳大利亚选举委员会(AEC)投票官员会打开众议院的投票箱,清空投票箱开始计票。因此当晚也被称为“选举之夜”(election night)。

实际上,莫里森所在的执政联盟也知道这次自己没有优势。

01 对华态度,莫里森突然变调

最近,中国“海王星”号电子侦察船在澳大利亚西海岸附近海域游弋。由于这里距离澳大利亚西北海岸,埃克斯茅斯镇的霍尔特海军通信基地很近,所以又被澳大利亚方面大肆炒作。

澳大利亚一些媒体和政客宣称,使用该通信基地的除了澳大利亚海军之外,还有美国及其盟国的潜艇。因此,渲染“海王星”号电子侦察船出现在澳大利亚附近海域,是为了“刺探”美国潜艇的行动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澳大利亚政府当然不会放过这种制造“反华声浪”的机会,那位极端保守派的澳大利亚国防部长彼得o达顿又跳出来叫嚣说,“中国海军南下这么远的距离,是很罕见的”,他甚至宣称此举构成了“对澳大利亚的侵略”。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突然一反常态,并没有赞同自己内阁成员达顿的说法,而是表示,过去一个星期以来在澳大利亚西海岸游弋的“海王星”号并未违反海洋法,但却意味着澳大利亚需要面对中国带来的挑战。

莫里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海洋法上看,“海王星”号电子侦察船并未进入澳大利亚领海。所以,根本谈不上什么达顿所渲染的“侵略”。而且,在“海王星”号游弋时,澳方也在附近利用海空平台进行监控。双方都没有任何出格的举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从政治上看,莫里森这样的表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澳大利亚大选即将到来。如果继续搞激进“反华表演”,对莫里森的选举成绩只会带来反效果。

随着选举临近,莫里森方面落后的局面几乎没有改变。澳大利亚新闻民意调查公司上周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莫里森所在的自由党-国家党执政联盟支持率为46%,低于反对党工党的54%。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几年时间里,莫里森政府甘当美国的“战略棋子”,走“反华遏华”的路线并没有在澳大利亚国内获得更多的支持。相反,很多澳大利亚民众认为,莫里森政府没有搞好本国的经济,疫情防控工作也搞得很差。

在这种背景下,莫里森不得不考虑调整过去的策略,花言巧语称,如果自己再次当选将“有所改变”。但多项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莫里森连任前景不太乐观。

02 “中国威胁论”在大选中不灵了

澳大利亚每三年举行一次联邦议会选举,5月21日举行这次选举,将改选众议院全部151个议席,以及参议院76个议席中的40席。获得众议院76席以上的政党或政党联盟将执政,其领导人出任总理。

莫里森领导的执政联盟目前在众议院占76席。《澳大利亚人报》上月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执政联盟可能在这次选举中丢掉10个众议院议席。《悉尼先驱晨报》发布的民调预测,执政联盟可能失去至少14个众议院议席。

所以,这样看来,莫里森要想实现连任的席位不够了。

20日澳媒的报道称,最新民调显示,工党仍以2%的优势领先于执政联盟,领先优势较前几周有所缩小。英国《卫报》分析认为,人们普遍预期工党会获得大选的胜利,并在众议院赢得最多82个席位。即使工党在原69个席位基础上仅增加5个最有把握的席位,也将有望通过与小党和独立人士合作,组成“少数政府”。

但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的选举分析师格林表示,考虑到选情日趋胶着,如果出现执政联盟仅失掉1个席位,工党无法赢取7个新增席位,那么将会出现“悬峙议会”,即主要竞争的两党需要在大选后的数周内与小党和独立人士洽谈,获得足够席位的党派将组成联合政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澳大利亚人报》进行的民调显示,澳大利亚正在陷入政治分裂,有创纪录的29%的选民表示打算投票给执政联盟和工党以外的候选人。

从澳大利亚周边外交来看,莫里森政府搞零和博弈,拒绝与中国合作,也不符合澳大利亚的利益,受到南太国家的质疑。比如,澳大利亚前驻所罗门群岛大使,就指责政府在太平洋地区的政策失误。

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之前做的民调显示,有40%的澳大利亚受访者认为,澳大利亚政府对中国的政策将是影响他们投票的议题。一些澳大利亚学者称,对于区域不稳定的关切日益升高,持续成为这次大选选战的焦点。

从策略上看,莫里森的执政联盟之前全力打“中国威胁论”这张牌,将国家安全作为一个关键的选举议题,并试图将工党描绘成,“在应对中国带来的挑战时软弱无力”的形象。但是,从现在看,莫里森政府包括达顿这些人,“激进反华”的策略失败了。

尤其是中所确认将签署这项安全协议,无疑击碎了莫里森政府制造的那些奇谈怪论,而且让很多澳大利亚民众看清,澳大利亚与中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实力差距,如果搞零和博弈,跟在美国后面遏制中国,拒绝与中国合作,那么最终受伤害的是澳大利亚自身的利益。

这样一来,就削弱了执政联盟最初炒作国家安全议题的选举策略,让工党相对获利。而从澳大利亚国内看,民众更关注的是国内的经济问题,新冠疫情如何防控和收入及权力平等等议题。

03 回归理性对华政策,更受支持

从目前来看,无论在澳大利亚各地或是对华人社群而言,现任总理莫里森是名极具有争议性的人物.回顾过去三年任期,他从2019年大选中意外连任,创造出了“莫里森奇迹”,并一度拥有很高的支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里森出生于悉尼,毕业自新南威尔士大学,2007年当选众议员至今,曾经担任过移民部,社会服务部和财政部等部长职务.他在2018年代理内政部长时,禁止了华为和中兴等两家中国业者加入澳洲的5G网络。

但随后,除了在他任内,中澳关系日益紧张,引发部分人士担忧外,澳大利亚森林大火时他到夏威夷度假,以及澳洲的新冠防疫从2020年的优等生直到2021年疫情转为严峻,并造成缺工,医疗紧张和经济衰退等问题,都引发民众的不满,也让过去以经济和防疫成果为主要政绩的自由党,这次选情蒙上一层阴影。

而随著俄乌冲突爆发,以及通货膨胀日益严重,导致澳大利亚央行在选前意外升息0.25%,提高了购房者和工商业界的经济压力。虽然这项独立决策与执政党无关,却也引发部分民众反弹。

不过,在个人层面,莫里森仍是相当的有人气.在过去几个月的民调中,他个人支持度仍经常领先他的对手工党党魁阿尔巴尼斯,显示不少选民仍对他相当支持。他所在的悉尼库克选区(Cook),更是自由党的铁票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对党工党的党魁阿尔巴尼斯实际在澳大利亚本地及海外知名度并不高。

若工党胜选的话,阿尔巴尼斯将出任下一届的澳大利亚总理。但在不久以前,无论是在澳洲或海外他都是一个没有什么存在感的政治人物。他既没有亮眼经历,也不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在国际上几乎毫无知名度可言。阿尔巴尼斯在民调中,个人支持度长期落后于自由党现任总理莫里森。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在关键选区询问选民对阿尔巴尼斯的看法时,最常得到的答案莫非是“是个好人”,“有点平凡”,“不太知名”以及“没经验”等评价。

2007至2013年,他曾担任运输和基础设施的部长,并在2013年短暂担任过副总理一职。2019年工党意外败选后,阿尔巴尼斯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当选为新任的工党领袖。

虽然同为工党,但阿尔巴尼斯的对华政策,外界研判会比陆克文时代更为强硬。他已经表明,若是顺利执政,他将会出席5月24日在东京举行的美澳日印“四方会谈”,并支持英美澳同盟(AUKUS)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阿尔巴尼斯在选前确诊过新冠,且在2021年的1月初曾经出过一次严重的车祸,被一位17岁少年开车撞上,住院了好几天,差点命丧黄泉。但他成功从两次个人危机中走出来。

在这种背景下,无论5月21日澳大利亚选举的结果如何,我们都希望澳大利亚新一届政府能够认清现实,回到理性、务实和对华合作的轨道上来。只有互利共赢,才能让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转向更良好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