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离世的时候,没有人来给他送葬。

村里人都知道他是个孤寡老人,家里无亲无故。

可没有人能想到,十年前他曾在神秘的749局任职。

而在那场震惊海外的唐山大地震之中,他更是为了救灾部队的安危,直面了诡异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老杨在村子里是个很奇怪的老人。

想当初他可是吃官家饭的,在村里也是数一数二的有脸面的大户人家。

可不知道为什么,十年前老杨回来的时候,好像是生了一场大病,整个人都没有了精神气。

他那大儿子还特意去请了有名的老中医,谁曾想那老中医才刚踏进杨家的门,还没有见到老杨,就摇了摇头说:“他这病,我治不了。”

这可是奇哉怪也,哪有医生连病都不看,就直接说自己治不了的呢?

“当时咱村里人都知道,老杨的儿女可孝顺了,为了他的病东奔西跑。”村里的牛二感叹道。

他面前站着一个颇有气势的男人,正不着痕迹地打听老杨家的情况。

男人闻言,又问:“既然他的儿女这么孝顺,那为什么老人去世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人来给他办葬礼呢?”

“唉,”牛二叹了一口气,“这件事就说来话长了。”

老杨那个病治了好些年,村里人只知道老杨身体不好,但不知道具体是什么病。

在他回来的第三年,老杨大儿子出了意外去世了,留下了一个女儿,被老杨儿媳妇带回了娘家。

老杨还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小儿子,女儿后来嫁给了外面的人,小儿子另立门户,去隔壁村住了。

前些天,老杨病死在了自家的老房子里,得亏家里养的那条大黄狗一直在叫,引得路过的人进去看了一眼,这才发现老杨去世了。

“老杨的葬礼还是咱村长给帮忙办的,他那儿子和女儿的连看都没有来看一眼。”牛二略有些气愤的说。

男人若有所思的低下头,没有附和他的话。

在老杨葬礼结束的第二天,村里来了好几个陌生人,他们的身上带着一股独特的气质,让人见之难忘。

这些人直奔老杨的家,又去给他扫了墓,这才来打听老杨家的事。

男人从牛二口中了解到了这些年老杨过得有多么的辛苦,整个人都沉默了下来。

事实上,这个村里没有人知道老杨并不是一个普通人,他当初是从一个神秘的部门,也就是749局退休下来的。

而他在退休前,曾做下了一件大事,挽救了数十人的性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把时钟拨回到十年之前,那时候的老杨已经在749局工作了二十年,算得上局里的老前辈了。

“别这么说,咱749局可不是看资历的地方。”老杨笑着拍了拍新人小秦的脑袋,语气十分温和。

小秦是刚被招进来的,本着和领导打好关系的想法,时不时的就拍一拍老杨的马屁,只不过老杨脾气好,对他这些小动作视而不见。

“你也知道咱们局很特殊,所以距你也不会论资排辈,出任务都得看局长的安排。”老杨安抚道。

小秦点了点头,一脸憧憬的说:“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够去出任务?”

“出任务可不是什么好事,有时候你懂得越多,就越敬畏这个世界。”老杨深沉的说。

没多久,唐山大地震发生了,这一消息震惊海外,749局本来和抗震救灾扯不着边,然而,局长却找到了老杨。

他说:“你知道唐山的木卧村吗?”

老杨摇了摇头,“不知道。”

“那个村在咱们局里有档案,说明村子定然有特殊之处,而上面安排了一个二十人小队,去里面救援以及送物资,所以希望从咱们局里调一个人去同行。”局长看了看他,又递给了他一份文件。

老杨接过去,瞬间明白了局长的意思,他说:“所以这次就由我去出任务。”

局长点了点头,略有些忧虑的说:“你一定要小心行事。”

老杨有些不以为然,他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大事,所以在看到救援的车队之后,只是略微检查了一下物资,就和他们一起出发了。

木卧村确实十分偏僻,他们白天沿着大路开了整整一个下午,等到黄昏时候,才逐渐接近那个村子。

那时,天色已经昏暗,进山的路在树影婆婆间,显得异常的阴森。

老杨坐在打头的车子里,时不时警惕的观察一下周围,他想起来局里那份特殊的答档案,越发小心起来。

太阳渐渐沉入地平线,天色一下子就黑了下来,只有车灯是这黑暗中唯一的光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突然,老杨感觉到了一股寒气,如同无数根针扎在他的身上,他猛地瞪大了眼睛,朝前看去

03

“停车——”老杨厉声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