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为我们建造了一个恢宏的大观园,也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境。在这个梦境里,一个个人物如梦如幻,亦真亦幻,让人目不暇接。在这些人物里,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人为最主要的角色,用他们的感情纠葛,引申出了《红楼梦》的主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雪芹对这三位主要人物倾注了大量的笔墨,不单单从他们的言行上来塑造他们的性格。在其他与他们相关的所有事物,都描写得不遗余力。他们在大观园的住处更是浓墨重彩,并以之暗示着他们的性格和命运。

三人在大观园中的住所和暗示的性格

在《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里,假借贾政带人游园,顺便考较贾宝玉才情的情节,把整个大观园的状况呈现在读者的眼前。我们随着贾政、贾宝玉他们的足迹,也看到了他们未来的住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来到的是一处极为雅致的所在。书中写道:

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这处住所,就是我们后来都知道的林黛玉的住处潇湘馆。这里不以繁华取胜,只以翠竹为最。自古以来,唯有君子雅士方爱竹。能够居住此间的人,只有那种品行高洁,超凡脱俗的人。遍观大观园,此处唯有林黛玉可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贾政看了此处,也不由得笑道,“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可惜他暗示的贾宝玉却不敢抬头接话。这里如此景致,只有林黛玉配在此吟诗读书,哪还有第二人配呢?

后来,贾政让贾宝玉题匾,贾宝玉不由自主的就题了一个“有凤来仪”。这个匾可谓一语双关,此凤可以说是归来省亲的元春,也可以代表将来住进来的林黛玉。这里已经暗示,林黛玉不但是人中之凤,也是大观园中姐妹们的表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当来到将来薛宝钗住的院落,先以贾政的口中说出一句,“此处这所房子,无味的很。”然后进院子才看到里面布局的不同。书中写道:

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飘,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
贾政因见两边俱是超手游廊,便顺着游廊步入。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政到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原先的错判,从无味到有趣又到出人意表。贾政对这个院落的看法也是一波三折。

这里也暗示着未来住在此处的主人薛宝钗的性格。薛宝钗作为《红楼梦》中的另一位主角,她和林黛玉同在金陵十二钗正册首页,自然也与众不同。林黛玉的住所竹林峥嵘,而她的住所却山石耸立。

从外面看,她的住所平淡无奇,索然无味。可是到了里面,却自有沟壑。虽然没有花木参天,却有香草铺地。这一切,都暗示着薛宝钗低调沉稳的性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最后的一处,则是贾宝玉未来的住所,这一处住所可以说是这座大观园里的精华所在。在书中,对这个住处作了详细的描绘。

一进院门,就看见种的芭蕉海棠,红绿交映。而进入房中,书中对房内的布置描写道:

只见这几间房内收拾得与别处不同,竟分不出间隔来的。原来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或“流云百蝠”,或“岁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锦,或博古,或万福万寿各种花样,皆是名手雕镂,五彩销金嵌宝的。一槅一槅,或有贮书处,或有设鼎处,或安置笔砚处,或供花设瓶,安放盆景处。其槅各式各样,或天圆地方,或葵花蕉叶,或连环半璧。真是花团锦簇,剔透玲珑。倏尔五色纱糊就,竟系小窗;倏尔彩绫轻覆,竟系幽户。且满墙满壁,皆系随依古董玩器之形抠成的槽子。诸如琴、剑、悬瓶、桌屏之类,虽悬于壁,却都是与壁相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可以看这座院落和房间的陈设,就会有一个感觉。这个房间比起前面的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房间,可以说是奢华机巧。可是这所住处却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此处做什么都可以,可就不是读书的所在。这里也暗示着贾宝玉那颗追求奢华,六神无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