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市场。财政资金如何花出最大效益,关系着当地的高质量发展、民生保障。政府采购作为财政资金重要支出方式,如何发挥其效能并对其做出有效监管显得至关重要。

监测数据量超157万条、预警提示信息处理8万余条、减免政府采购供应商投标保证金1.49亿元……2023年3月10日,宜春市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监测平台(以下简称“监测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进一步提升了政府采购效能,激发了市场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宜春市政府采购营商环境监测平台。

  ●监管服务直达供应商

“真是太有效率了!”江西远程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程家具)相关工作人员感叹道,“有了监测平台的及时调度,中标6天后我们就和采购人签订了合约;而且项目免收我们的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差不多减少了资金占用17万元,大大降低了投标成本和时间成本。”

远程家具是宜春市的一家中小企业。2023年3月,远程家具投标了宜春市中医院家具采购项目。监测平台显示,采购方严格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将该项目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没有了大型企业的参与,远程家具的优势更为突出,并最终凭借综合优势中标。

“我们将以往完全依赖人工调度计算转变为智慧监管,全面解放了监管人力、提升了监管服务效率。”宜春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监管科科长聂义胜介绍,监测平台打通了采购人、供应商、监管部门以及政府采购活动数据,实现“人·数”一体融合,打通了政府采购监管的“最后一公里”,以数字手段实现了监管服务直达供应商。

  ●分散数据一体融合

政府采购如何适应时代发展,融入历史进程,从而实现深化改革和可持续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一道“必考题”。

为破解政府采购监管难题,宜春市通过搭建监测指标体系、构建实时预警模式、创建政策落实机制,变被动为主动,将事后监管转变为全程动态服务,持续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该监测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以来,对宜春市2000余家单位的采购全流程进行实时监测,重点获取采购意向公开、采购方式选择、电子化情况、保证金收取、合同签订等关键环节信息,为提升采购便利度、采购透明度、采购效率等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2023年12月底,该平台监测数据高达157万条,最高每日发送信息超3600条,总发送信息超过8.6万条。

通过搭建监测平台,将分散数据一体融合,实现了统一平台、一屏显示、一键调度。在电子卖场交易监管方面,监测平台可以实现全市采购单位一屏展示、交易数据一体比较;如遇紧急采购项目,也可通过监测平台即时发现、即时调度,相较以往监管部门每月调度、定期分析、人工定位、事后监管模式,监管效率提升明显,达到了实时监测、实时预警的目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监测平台的建设,提高经营主体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聂义胜说。

文/图 陶钦仪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陈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