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都是人体能量与营养的来源。

而作为最容易被大家放弃的早餐,更是对健康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有研究证实,规律进食早餐可以降低老年人群发生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餐吃得晚,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研究人员分析了大型营养学队列研究中103389名参与者数据,通过问卷形式收集了参与者的饮食情况以及进餐、禁食时间、进食次数,分析了进餐、禁食时间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在平均7.2年的随访期间,研究人员发现:早餐每延迟一小时,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6%。如与早晨8点吃早餐相比,9点吃的人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6%。

早餐提前1小时能控糖

通过两年的随访记录,研究人员分析了参与者“进餐时间”与“2型糖尿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与8点前吃早餐的人相比,9点后吃早餐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5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较晚的第一餐,与较高的2型糖尿病发病率相关。研究还发现了两个有趣的现象:1、较晚的晚餐,也会稍微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2、较高的进食频率,则会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具体来看,与每天进食≤4次相比,进食≥5次与2型糖尿病发病率降低20%有关。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总的来说更推荐大家在早上8点之前吃完早饭,晚上20点之前吃完最后一餐,并保证夜间12-13小时的禁食,这样或许更有利于降低各种疾病风险

早餐吃得好,3个“陷阱”要避开

1

每天早上一根油条

油条是高温油炸食品,在油炸过程中不仅会吸很多油,热量偏高,容易导致肥胖以外;还可能产生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即很可能对人体致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很多人的油条都是在路边买的,不排除有些早餐摊上的油是反复使用的,很可能产生反式脂肪酸、多环芳烃类等有毒、有害物质,长期吃容易增加肝肾代谢压力及心血管疾病风险。

2

边走边吃早餐

上班一族经常喜欢在路上解决早餐,路上随便买个煎饼果子、鸡蛋灌饼,然后边走边吃,这样很容易将空气中的尘埃、微生物、有害气体吃到肚子里,不仅不卫生,还影响健康。加之,走路的频次、幅度都会影响肠胃的消化和吸收。当身体忙于应付耗费较大的肌肉活动时,血液供应会从胃肠等消化系统转移到肌肉,由此引起消化不良。

3

剩饭剩菜当早餐

这样做不是完全不行,但要注意“剩荤不剩素”。肉菜类比如丸子等比蔬菜好,因为蔬菜经过反复加热营养素损失严重,而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和矿物质不易流失。如果一定要将剩饭菜作为早餐,应该额外加一杯牛奶或新鲜蔬菜,补充营养

(约见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