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古时候,沦入风尘的女子并非都是出卖皮肉的娼妓,她们这个特殊的群体也是要细化为3类的,即清倌、红倌、娼妓

如果细细地研究古代青楼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最开始的时候,青楼其实是一个比较高雅的休闲场所,到后来才逐渐变成了藏污纳垢、龌龊积恶的地方。

一般说来,落入青楼的女子基本上都是走投无路、被逼无奈才入行的,有些是被坏人所逼、有些是被生活所迫,还有一些是犯罪没籍的官员的女性家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说青楼女子的身份低微卑贱,但说到底,没有女人甘愿永世为妓,暂时委身于青楼之中只不过是一种被动的无奈之举。

歧视、屈辱、禁锢以及无奈几乎日日夜夜都在煎熬着青楼女子的心灵,有些人不禁提出了一个疑问:古代没有身份证,那些青楼女子为何不敢私自出逃,而要赎身才能走呢?

青楼女子个个都是“摇钱树”,势必要对其严加看管

不论姿色有多么上乘、情商才艺有多么高超,古代青楼女子的命运都是无一例外地悲惨不幸、卑微可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旦踏入青楼,她们便会失去自由、身不由己、接受监视和看管,人生再难有光明可言。那么,青楼中的女子都是从何而来的呢?

首先要说的是,在中国古代社会之中,青楼都必须到当地的衙门官府进行注册登记,若是不主动登记在案,那么就是不合律例、违法违规。衙差官役随时可能破门而入,把人带走审讯、把青楼查封关停。

而且在向当地官府进行登记备案的过程中,老鸨们也须将所豢养的青楼女子登记造册,相当于现如今的辖区户口管理吧

众所周知,古时候的中国是个农业社会,以种田为谋生之本的农民中有不少人因为天灾人祸、战乱频仍而导致田稼绝收,最绝望的时候甚至都无法养家糊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这样的家庭若有多个子女,则可能会通过卖掉几个孩子来减轻生活负担,而且因为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十分普遍,很多贫家父母会选择卖掉女儿来渡过难关。

其中最为卑劣的便是将女儿卖入青楼,因为青楼老鸨“收购”女孩子给出的价格会大方不少。

还有一些良家女子原本出身较好,但由于幼时忽然失去了双亲或者是家道中落流入乐籍,成了教坊司中的一员,整日以学习和演奏雅艺为生。

这样的女子有一部分是存在世袭的——一旦某一代女性入了教坊乐籍,那么大概率她的后人也会代代承袭“乐伎”的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女子有时候会被某个青楼老鸨挖走,她们在青楼中只卖艺却不卖身,就是我们之前所提到过的“清倌”。

还有一部分青楼女子源自于权贵世家,她们因为宗族亲眷犯了重罪而受到牵连,皇帝一怒之下会将犯罪权贵、官员的整个家族贬责殆尽。

犯罪没籍官员的女性家眷就因此而倒了霉,只能接受堕入风尘的命运安排,沦落到青楼作了官妓。

除了上述几个来源之外,一些青楼女子则是战败国的女奴和女俘,还有一些青楼女子是自小被人贩子诱拐之后再卖入青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女子出身如何,她们一旦进入青楼之后每天都要吃喝拉撒,还得有仆妇伺候她们的日常洒扫起居。

讲究一些的青楼老鸨还会聘请名师教这些女子唱曲化妆、琴棋书画,以全方位提升青楼女子们招揽客人的素质和能力。

总之,老鸨养活一大堆青楼女子是很费银子的,这些女子每天胭脂水粉、华服首饰、饮食用度样样都必不可少

老鸨投入如此高昂的代价势必要进行一番弥补,毕竟哪个开青楼妓馆的老鸨都不会做赔钱的生意。因此,青楼女子在老鸨的眼中个个都是棵“摇钱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摇钱树”一旦培养成功,那一定会替青楼老鸨博名声、赚眼球、发大财。哪个青楼老鸨都希望自己的青楼能够恩客云集、日进斗金

因此,老鸨们会叫“保镖”对“摇钱树”一般的青楼女子们严加看管,随时监视

而且不仅在青楼内部有“人形监控”,就连在青楼外的街面上都遍布着老鸨的眼线。因此,古代的青楼女子想出逃肯定是难上加难。

“怎么跑、往哪儿跑,如何做才能不被追回”这3个问题足够令青楼女子头疼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曾写过这样一首小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言简意赅的小诗看似普通,但却恰恰证明了“自由”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意义。

放到中国古代来说,“自由”二字在青楼女子眼中同样珍贵无比,普通但却自由的生活往往令她们日思夜盼、神思心往。

古时候的青楼女子就好比困在金丝笼中的小鸟,她们受“职业”所限,基本很少四处游历、无法见多识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