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在当年的白门楼上,被绳捆索绑的吕布向曹操苦苦求饶。他对曹操说,当今天下,你所顾忌的不过是吕布而已,我现在已经降服了,你心中争夺天下的事情已经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如果你率领步兵,让我率领骑兵,则平定天下就易如反掌了。曹操听了之后脸上带有迟疑的神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时候,刘备赶快上来对曹操说,你难道忘了当初吕布是如何为丁原和董卓做事的吗?言外之意是吕布反复无常,当年在丁原和董卓手下时,虽然他们都器重吕布,对他恩如父子,可是回过头来吕布就翻脸无情背叛杀了他们。于是曹操下了决心,杀了吕布。

我们知道,刘备是把曹操当成敌手的。他自然不会给曹操出什么好主意。如果说吕布反复无常的话,他应该劝曹操把吕布留下才对,不应该劝曹操杀了他。后来刘备对人说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他怕吕布被曹操收为己用,那么就真的像吕布所说的,给曹操如虎添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我们知道,吕布其人确实为人反复无常。不但他在丁原和董卓手下轻于去就,反目无情。就是来到徐州,到刘备的属下,也根本不理会刘备的善意。刘备本来也是想收复吕布作为自己的帮手,可没曾想,转眼自己的徐州就被吕布夺了,自己反而成了寄人篱下之人。

刘备也是三国中的人杰,他对用人也有自己的一套手段。他没有能够收服吕布,却害怕吕布被曹操收用。而且吕布还是那样一个反复无常、轻于去就的人。这就从一个侧面看出曹操在笼络人才上的手段高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一员大将,他的表现出人意表。因为从出身上说,他不是曹操的嫡系。从经历上来说,他曾经和曹操对战多年。从资历上来说,他在曹操的将领里是最后投降的一批。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为了曹操效命疆场,死而后已。

这个人就是庞德。庞德是西凉人氏,原是蜀汉五虎上将马超的部将。他一直追随马超,从来没有背弃过马超。在马超众叛亲离,走投无路的时候,庞德都还一直跟随着马超。在马超率领进入汉中的寥寥无几的随从中,庞德也在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马超入蜀作战的时候,庞德因病留在了汉中。后来随着张鲁投降曹操,他又成为了曹操的部下。庞德并非是跟随曹操的老部下,还跟着马超和曹操作过战。在曹操的将领里,他的资历是比较浅的。再加上他先后跟随过三个主人,这样的将领曹操是信不过的。

因此,在增援襄樊的战役里,曹操对庞德的起用也是十分困惑。最终,庞德为了表达自己的决心,抬棺出战,这才得到了曹操的任用。在襄樊前线,庞德殊死奋战,他在战斗中还用弓箭射中关羽额头一箭,让关羽震惊。后来,关羽利用秋雨连绵,汉水暴溢的机会,水淹七军,这才活捉了庞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同时被擒,苦苦求饶的于禁不同,庞德大义凛然,宁死不降。关羽用尽手段,也没有能让庞德投降,只得忍痛杀了他。曹操在事后得知这件事,为庞德流行了痛惜的眼泪。

我们看到,庞德这样的人,都能够被曹操收为己用,愿意以死效忠。那么上面的吕布,如果被曹操笼络,成为曹操的爪牙,那么刘备就更无法抗衡了。因此,刘备才会劝曹操杀了吕布。

我们看曹操对于庞德,其实曹操并没有想到庞德会做到这一步。他曾经感叹于禁,说自己和于禁相知三十年,谁知道到了危难关头,于禁的表现还不如庞德呢。从话里可以看出,庞德的表现,实出曹操意料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无怪乎曹操会有这样的感叹。这是因为曹操对庞德的笼络实在是太轻微了。他对庞德所做到的无非是几点。一是不念旧恶。他不顾及庞德在马超的手下,与自己的敌对行为。当年马超在潼关之战中,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险些丧命。这是曹操人生中最为耻辱的几个瞬间之一。作为马超手下忠心耿耿的得力干将,庞德当然也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作为当事人,曹操做到了毫不记仇,原谅庞德,这让庞德感到曹操胸怀广阔的一面。

二是唯才是举。曹操用人不计较门第出身,他看重的是个人的才能。因为这个,他还被狂人祢衡骂得狗血喷头,说他手下都是些贩夫走卒,酒囊饭袋。但是,曹操根本不以为意。他就是靠这些人打下了大半个天下。他和庞德一相见,“太祖素闻其骁勇,拜立义将军,封关门亭侯,邑三百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待遇,怎么能不让征战半生,可并不得其主赏识的庞德感激涕零呢?所以说,在以后的征战中,庞德挂在嘴边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受国恩,义在效死。”最终,庞德为了报答曹操的所谓的知遇之恩,效死沙场。

可是,在庞德被擒,站在关羽面前谩骂,一心求死的时候。关羽的心里估计是对他的看法是既可悲又可怜。这是因为曹操的这些笼络手段早就在他面前使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