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1956年4月25日,地点北京中南海,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中,毛主席一改往日和蔼可亲的模样,十分严肃的批判了一批人,原因很简单。

因为这群人虽然打着知识分子的旗号,并自诩“清流”,实际上却是一群彻头彻尾的败类,其思想不单严重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言论和行动上更是不折不扣的“投降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新中国刚刚建立时,这群人还尚且保持着低调,可岂料,伴随着国内外的战事平息,国家正处在发展的重要关头,急需要人才来带动全社会进步之际,他们却争相跳了出来,妄图用标新立异的言论煽动民众,以达成自己名利双收的肮脏目的。

如此举动是可忍孰不可忍,而这也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选择当众“炮轰”公知群体的原因所在。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何为“公知”?谁为代表?对此伟人又都说了些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公知

要想了解事件的内情,首先我们就要知道什么叫做“公知”。

公知、公知,按照字面意思,顾名思义就是指“公共知识分子”,这本是一个带有褒义的名词,起初称得上“公知”的,大多都是不惧强权、热衷于评论、讽刺社会现象,实事求是参与公共事务,自身立场独立,极具批判精神,与主流社会或政府观点背道而驰的高级知识分子或进步人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俗话说得好,各行各业都有害群之马,而公知群体中也是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公知开始为了批判而批判,并且只知道批判,根本不会去思考解决方案,这也就算了,还有的人竟然受到了西方思想的蛊惑,以西方为尊,全盘否定起了中国的一切,包括人民、制度、文化、习俗、政治等等等等。

在这两类公知人士的拐带下,整个“公知”群体的评价亦是逐渐跑偏,尤其是在普通老百姓眼中,他们更是成为了资本家、西方国家走狗的代名词。

简而言之,公知这一称谓早就被他们自己人玩坏了,这才逐渐从褒义词变成了贬义词,而这种变化发生的时间很早,大致在十九世纪末便已经初见雏形。

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发生了什么相信人尽皆知,没错,正是大名鼎鼎的中日甲午战争,如果说之前的两次鸦片战争算是打醒了炎黄子孙,那么在竭尽全力搞发展、大力推行“东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改革方针,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应对手段后,再度惨败给日本这个中国一直以来藩属国的事实,便是彻底击断了无数中国人的脊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开始反思,他们陷入了疯狂,而一切的一切在他们心中都指向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的等于糟粕,西方的、日本的、发达国家的都是精华,中国应该全方面放弃自我,应该全方面学习外国。

在此基础上,一系列的“呼吁”应运而生,而说这些话的人不是旁的,正是彼时中国最有文化、见识最广的那群公知,他们的主张有很多,各个方面都包含在内,例如政体方面的君主立宪改制,文化方面的全盘放弃儒家文化、放弃汉字,饮食方面的“牛奶面包”、军事上的部队改革等等。

不可否认,这其中有半数以上的公知,主张都是积极的、进步的、可取的,但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的言行竟越来越跑偏,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趋于稳定的情况下,感觉到无所事事的他们居然开始为了批判而批判,开始转头全盘否定起了中国共产党、毛主席,以及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在这些人看来,知识分子自古以来就比工人、农民要高级,可如今工农子弟竟踩到了自己头上,这怎么能行?不仅如此,当己方提出抗议之际,我党不单没有向着他们,没有提高他们的待遇,反倒是进行了严肃的批评,难道真的是自己错了吗?不可能,在这群人心里自己可是高高在上的知识分子,怎么可能犯错呢?那么既然错的不是自己,自然就是人民和党了。

在此基础上,这群“公知”犯下了太多太多的罪孽,例如在五年计划期间,公然唱衰社会主义建设、唱衰工农群体的力量,在改革开放后,企图复辟私有制、企图全盘否定国家此前几十年的成绩与贡献,在苏联解体后,借机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与特色社会主义路线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说吧,这些所谓的公知实际上就是一群披着知识分子外衣,满口仁义道德、理论基础、自由民主,背地里却是一肚子坏水,只知道替自己敛财、为自己博美名的害群之马,在他们的破坏下,新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遭遇了无数挫折,当然了,这也正是1956年时,毛主席一改往日的态度,选择了当面锣对面鼓直接炮轰他们的原因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喻与典型

所谓公知,除了一少部分为国为民的存在,无外乎就是一群披着羊皮的狼,他们对国家、社会、人民的危害不计其数,而这也正是毛主席选择当众批判他们的原因所在,那么在1956年的这场会议中伟人都说了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在1956年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主席演讲的主题乃是著名的“十大关系”,这其中在评价“中国与外国”关系之际,他便借机讽刺、批判了那群公知。

毛主席在讲话之中借古讽今,引用了知名京剧《法门寺》中一个名叫贾桂的太监,此人的形象基本上就是一个为了权势不择手段,卑躬屈膝、奴颜媚骨的“狗奴才”,而毛主席的意思也不难理解,就是在提醒大众、提醒那群公知,一定要摆脱奴性、自立自强,千万别跪久了连站都站不起来。

显而易见,毛主席一针见血的讽刺了那些没有骨气、满身奴性,只知道跪舔西方、跪舔发达国家的知识分子,而这些人中的典型不是旁的,正是一直隐藏的很好,甚至被国人视为知识分子楷模的胡适!

说起这个名字,相信诸位一定觉得不可思议,这也难怪,毕竟此人也算是有功有过,功劳上,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锋,他为中国反帝反封建思想的推行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文学上,他所撰写的文章、诗歌、书籍也称得上是一代大家,可自此之后胡适的一言一行便着实令人厌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是抗日战争期间,当听闻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胡适不单没有半点愤慨之意,反倒是直接建议蒋介石放弃东北三省,并主动承认“伪满洲国”的存在,而七七事变后,他又主张与日和谈,随即以北大文学院院长的身份到处宣扬“亡国论”,大意就是中国的实力太弱,打仗不可能打得过日本,与其如此莫不如议和或投降。

其次是在抗日战争结束后,胡适的举动更是令人发指,举个例子,那是1946年的平安夜,一位北大女学生在返回校园的路上遭遇了两名“驻华美军”的强暴,遇到这种事,相信但凡是个有良心、有尊严的中国人都会站出来反抗,事实上北大的四十八名教授,以及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也的确是这样做的。

他们直接联名登报进行抗议,要求美国对此事进行道歉,并限期撤走美国驻军,但你猜,作为北大校长的胡适是怎么做的?他不但第一时间为美军洗地,反过来污蔑自己的学生不守妇道,还一边拒绝在联名报刊上签字,一边无耻的表示,强暴女子是法律事件,不该因为法律影响政治,绝对不能让美军撤出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闻听此言,国内舆论瞬间沸腾了,大家伙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胡适是软骨头,不过也有人觉得他这是为了大局着想,然而事实证明,这些人太高看他了,胡适之所以选择帮美国大兵说话,完全只是为了跪舔美国,证据有很多,例如在抗日战争期间,担任驻美大使的他除了为自己谋私利外,对国家几乎没有任何贡献,就因为担心美国人降低了对自己的好感,便坚决不肯劝说美国议员向中国借款,甚至就连蒋介石亲自发话都不管用。

由此可见,胡适算得上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他的一言一行无不是为了自己,所以也就难怪无论是蒋介石还是毛主席都对其深恶痛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毛主席,早在淮海战役后,毛主席便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中公开批斗起了胡适,伟人称他是罪大恶极的帮凶,又说他是被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所控制的知识分子,而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眼见胡适只身逃往美国,国内更是直接掀起了一阵“批胡运动”,为得就是好好整治一番类似他这样的“软骨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破局?

1956年,毛主席借古讽今,严肃批判了以胡适为首的“软骨头公知”,在他老人家的带领下,这股不当之风也果真渐渐平息,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崛起,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近些年这群崇洋媚外的公知竟再度死灰复燃了,那么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到这个相信诸位一定多有感触,原因很简单,因为在目前的社交网络、新闻媒体上,全盘唱衰中国,全盘鼓吹西方的所谓“公知”实在是太多了,并且他们大多还不是普通人,而是各个领域的“精英分子”,例如在网上公然将中国称为“世界秩序破坏者”的前复旦大学教授冯某、建议中国效仿乌克兰,主动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人民大学教授时某弘、妄言中美关系交恶责任全在中方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胡某等等等等。

这些人的身份都具有相当的迷惑性,既会误导普罗大众,又会严重破坏社会公信力,但偏偏出于言论自由的原则,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国家还真没办法拿他们怎么样,那么问题来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破局呢?

在博主看来,问题的答案其实毛主席早已给过咱们了,首先是实事求是,有不足我们必须要正视,但却不能一味的自卑,而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去改正、去发展强大自身,将公知们的贬低转变成进步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是艰苦奋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求促发展,全民努力建设经济、国防、民生,用实际行动来增强民族自信心、来增强民族凝聚力、来粉碎公知与外部势力的污蔑抹黑。

最后是团结一心,伟人有一句话说得好,那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也同样是解决公知问题的最佳手段,国家不是没有办法处理他们吗?那咱们可以自己出手,用民众舆论进行反击,具体做法也很简单,每当遇到这些散布不实新闻、贬低国家、鼓吹西方的公知时,咱们就可以团结一致,利用人海战术在社交媒体上进行驳斥、辩论。

三者合一,这群狂妄自大、自私自利的公知们必然会毫无还手之力,而目前看来,一切也正在朝这个方向进发,其一,随着国民文化水平、认知能力的提高,国内的舆论风气早已从原先的“听风就是雨”,转变为了实事求是,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再轻易发表看法,而是等到确切证据出炉后再行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在亲眼目睹了国家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稳步提升后,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也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面对外界的抹黑污蔑时,那些“反思派”越来越少,反倒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出了质疑,并坚定的相信国家、相信政府。

其三,君不见前些年活跃在网络上大放厥词的那些典型公知们的下场?十个有九个已经被民众骂到自闭,而这也正是国人“反无良公知”道路上进步的最佳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