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浩瀚的宇宙征途中,每当人类探索的脚步迈向新的边界,总有一股力量在默默推动着这一切。正如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的成功发射,不仅是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壮举,更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实力与人才培养成就的生动注脚。

在这航天届又一壮举背后,“一班三总师”的佳话——嫦娥系列探测器项目中的多位总设计师、执行总监均出自北航宇航学院,也成为了科技界传颂的美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北航这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高等学府,自诞生之日起,便肩负着国家重点建设的使命,可是全国首批16所全国重点高校之一

而该校身影,总是活跃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特别是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领域,北航以其深厚的研究积累和显著的学科优势,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方向。据小编了解,该校已有8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不正是对其科研实力的权威认可吗?

科研之树,根深叶茂,而其中人才自然是核心的养料。据统计,北航汇聚了37位两院院士,267人次领军人才和355人次青年才俊,构建起一支星光熠熠的科研队伍。

另外,国家级创新团队的成立,如同一座座灯塔,照亮了科研创新的道路。在这里,师德与科研并重,该校通过设立“立德树人奖”,北航不仅培育了国家一等奖的获得者和型号总师,更激励着年轻学者攀登科学高峰,为该校的科研与育人水平添砖加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北航的科研平台也犹如一座桥梁,连接着理论与实践。其作为国家实验室的副主任单位,该校承建了2个国家实验室,还深度参与了8个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同时,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获批,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牵头建设,无不展现其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而这样的强悍的科研平台给了该校源源不断的科研创新力量。从C919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到国家三大科技奖励的累累硕果,北航不仅创造了连续获得高等级科技奖项的纪录,更塑造了“北航模式”,成为了科技创新领域的一张闪亮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北航不仅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更是科技探索与创新的前沿阵地。在这里,广大学子求知的心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而你们的每一次科研探索都可能成为改写人类历史的火花。对于那些渴望走在科技最前沿、探索宇宙奥秘的学子来说,北航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选择,也是一个能够让你见证无数次人类奇迹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