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单外不得入校园,名单内不得强制要求一线教师参与

我市发布中小学教师“减负白名单”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孙晓静 通讯员/张旸怡雪) 近日,我市正式印发《2024年市级层面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及进校园活动“白名单”》,严禁“白名单”以外的事项进入校园,明确要求所有纳入“白名单”事项不得强制要求一线教师参与。

记者注意到,市级“白名单”包括10个事项,分别为校园安全检查、教育综合督导、研学教育、法治专题教育、安全专题教育、生态文明专题教育、卫生健康专题教育、科普专题教育、家庭和团队教育和学生常见病监测现场指导。

“各县市区进一步排查清理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各类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及进校园活动事项,建立‘白名单’并向社会公布。”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起,各县市区“白名单”须于每年春季学期开学前报送市教育局。

“严禁‘白名单’以外的事项进入校园。”该负责人表示,各县市区和市直各单位要严格落实年初计划、审批报备和清单管理制度。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大部署,确需开展的临时性工作任务,须严格履行相关审批报备程序,且不得突破当年计划总量。

“学科渗透,提升融合度。坚决防止一定时间内活动内容、人员、频次过于集中给教师造成不合理负担。”该负责人表示,各县市区、市直有关单位要认真研究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与进校园专题教育的有机融合,能融入学科教学的不得另行组织专题教育。确需开展的,要与班团队会、综合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有机融合,不得单独开展。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中明确要求纳入“白名单”的事项不得强制要求一线教师参与,不得滥用应用程序和工作群进行上报、打卡、接龙、做题、拍照,不得对参与率、完成率、活跃度等指标情况进行排名通报和评价考核,不得将各类社会事务进校园工作情况与学校考核、干部教师评优评先和绩效考核挂钩。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落实“白名单”情况将纳入市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等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通过“教师负担码上报”平台和教师负担监督举报电话对工作落实情况加强跟踪,确保各项工作要求落地落实。

编辑:青琪

二审:戴萍、唐剑华

三审:叶新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