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在社交媒体上,一位网友急切地为家里的百年大树找医生:“从我出生就陪我长大的大树,作为留守儿童的我,靠在它身上哭过笑过,只有它记得我的童年,现在它要死了,可咋办啊”。

虽然求助很冷门,评论都在认真支招。有专业网友分析,大树生病是因为被花草藤蔓吸走了水分营养。被1.5万点赞顶上热评的,却是一条普通网友的评论:“好感动啊,有人类会专门发帖寻求帮助治疗一棵大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人类来说,大树从来都不是没有情感的物种,它们是朋友,是树洞,是回忆深处里家的方向。更别提那些历经千百年风霜的古树,连接着历史与今朝,承载着一方生态的年代记忆,寄托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2017年1月1日起实施的《古树名木鉴定规范》规定,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纳入“古树”行列。截至2023年底,广东全省共有85561株古树名木,其中87%分布在广袤乡村。

站在古树之下,仿佛翻开一本横亘千年的史书。回头追溯,归家游子仰望星空的身影,重叠着无数古人在树下的同一姿态;往前展望,我们却难以作答:这些古树还可以再陪伴大家度过多少个春天?

守护古树,我们能做些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树,是回家的方向

“这棵横枝,就是我们村小孩的第一根吊单杠!现在不让人爬啰……”88岁的云浮罗定加益镇石头村村民刘军石,每天都要到榕树头下坐坐逛逛。眼前的雅榕王拥有1036年树龄,是石头村远近闻名的骄傲。2019年,全省有55个建制镇被认定为广东省森林小镇,凭借古树加持,加益镇成为云浮市的上榜独苗。

小时候的刘军石,也喜欢问村里老人:大树到底多少岁。“没有人能说得清,大家只知道有记忆起,树就一直在。”如今在村民眼里,年近九旬的刘军石就是石头村活字典,他却俏皮地告诉记者:“大树知道得更多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往村民们拉家常,村里商量大事小事,都喜欢聚在榕树头下进行,“古树有灵性,都能听得见。谁家小孩出生,也要在这棵榕树上挂上灯笼,许愿祈祷”。对石头村的孩子来说,雅榕王是朋友、亲人、家人,也是树洞、秘密基地和治疗失眠的良药。

树在,家就在,这是一种落叶归根的安心感。“我们以前总说,看到了树,就看到了家的方向。”让村民刘楠如此骄傲的,是雅榕王极其壮观的外表:其树冠投影面积达3000平方米,需近20个成年人才能合抱,“远在几里地外的村民抬头看到树,就知道快到家了”。

广东的根文化影响深远,不少地方都是先有树、再有村,古村、古寺、古建筑等依树而建,村里小孩甚至会认树当干爹、干妈。于是,很多人从出生开始,便会拥有自己生命里的树——儿时的嬉戏打闹、青春期的泪水欢笑、成家立业的每个阶段,它都一路参与、见证。

“木棉花掉下来之前会在空中旋转,孩子们就在树下等着,谁抢到就带回家晒干煲茶,那是我们最好的消暑饮料。”回忆起小时候跟伙伴抢木棉花的画面,70岁的广州市黄埔区庙头村村民张志强依然忍俊不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广州木棉树种植甚广,以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南海神庙前十余株最为古老和闻名。它们不仅陪伴了张志强们从年少到老迈的时光,更像会呼吸的编年史一样,书写着一方传奇。如今,这些木棉古树早已成为文物的一部分,如同一座有活的博物馆,在历史文化价值、景观艺术价值、生物科学价值等方面,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树,是需照拂的长者

早年间,南海神庙门口两株木棉古树都曾遭受雷击,幸好生命力顽强,至今仍能开出鲜艳的木棉花。在广东,雷击、台风、潮湿等因素,都会影响古树健康。随着树龄增长、立地环境等变化,每年会有相当数量的古树名木生病、衰弱、受伤甚至死亡,造成珍贵历史文化及古树名木遗传资源的流失。

名园易建,古木难求。古树就像一位长者,给予了人类长久陪伴,也需要人类看护和照顾。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黄华毅告诉记者,古树养护治疗遵循“一树一策”原则,由树木医生为古树评估诊断,再提出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不仅根据不同树种采取不一样的养护措施,同树种不同株也会有差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查显示,广东省古树名木非正常株(衰弱、濒危和死亡株)占总株数的约9.1%,500年以上古树非正常株约占25%。按全省超过8.5万株古树总量来说,即使正常株占多数,衰弱株和濒危株的数字仍不容小觑。

清远市阳山县北山古寺门口,有两株树龄超1020年的桂花树,相传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当县令时亲手植下。去年漫长的潮湿气候,让两株珍稀唐桂深受白蚁病害。阳山县林业局林业工程师卓国军得知后,马上与同事展开营救。

如今,两株在册的唐桂古树被后人悉心照拂着。按照广东五级林长制体系,它们由各级的林长、护林员、监管员等整个团队轮流看护。2023年,阳山县第一林长、县林长等各级林长开展巡林巡山约1.6万次,未发现树木死亡、砍伐、移植等侵害古树名木相关违法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肇庆怀集蓝钟镇的根竹塘村,有一棵树龄超1300年的红椎古树。据林业部门测量,红锥王树高26米,胸围近9米,冠幅38米,是目前广东已知树径最大的一株红锥,被称为“红锥树王”, 成为当地古树名木“活的文物”。在它周围,生长着数十棵已达古树标准的红锥树,多代同堂,形成了难得的红锥古树群

怀集县岳山林场负责人张彬彬告诉记者,为了保护好这些古树,当地镇政府和村委会签订了古树共同管护责任书,让每一个村民都加入到古树的保护当中去。“为了守护好这株红椎王,当地将责任落实到村民,会有村民定期查看古树的情况,如有问题马上上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全省大部分超500年树龄的古树身边,都有一双24小时“电子眼”。去年以来,广东省林业局组织抢救复壮长势衰弱的古树名木,对一级古树名木实施视频监控保护。一批高科技设备也被启用,包括PiCUS-3弹性波树木断层画像诊断仪、木质针刺检测仪、激光雷达、无人机等,为古树名木的健康监测保驾护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树,让乡村开花结果

广东87%的古树散生在广袤乡村,见证了南粤农耕文明的沧海桑田。荔枝树、龙眼树、黄皮树、桃树、杏树、梨树,甜甜果香是儿时记忆中的味道;榕树、樟树、柳树、梧桐树、桂花树、玉兰树,也在大家年少的故事里安静而恒久地存在着。

广东省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显示,在568种广东古树里,排前四位的分别是:榕树1.9万多株,荔枝1.5万多株,樟6105株,龙眼3897株,既有观赏性又可采摘果实,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兼备,十分符合广东人务实的性格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飘之绿名木古树保护有限公司工程师叶广荣分析,古树的组成与分布特征,充分展现了人类文明与大自然的关系,“是农业种植文化、植物个体文化、宗教与宗祠文化及开发与迁移文化等要素,共同形成了先民对古树的选择。”他表示。

清朝初期屈大均《广东新语》云:“榕易高大,广人多植作风水,墟落间榕树多者地必兴。”因常受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影响,广东先民选择种植高大浓密的乡土树种来抵御自然灾害,久之便形成了榕树、樟树、朴树等主体树种高密度斑块状分布的特征。荔枝、龙眼则是著名的岭南佳果,经济效益与文化价值俱佳,代表了南亚热带特色的农业种植和文化系统,这两类古树是广东两千余年以来农业文化形成的巨大的累积效应。

村民世代守护着古树成长,让人惊喜的是,虬枝峥嵘的古树依然保持着旺盛生命力,不仅为村民回报了新枝绿荫,还结出新果硕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荔枝龙眼之乡”茂名高州,根子镇柏桥村荔枝种植园里的180株古荔枝树,年年结新果,且树龄越老、果实越甜;分界镇储良村超120岁的龙眼母树,果熟时节时可收获400多斤果实;谢鸡镇新联村爵荔园两株树龄超200年的桂味荔枝树,每株年产曾逾1吨,实属罕见。

为了保护雅榕王,石头村修建古树公园,专门邀请广东生态学院、广东省林科院等专家进行“会诊”,并为公园里每株古树建立健康档案。2023年广东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出实施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等六大行动,明确计划在2027年底前建古树公园100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越来越多果树产业园、古树博物馆、古树公园建起来,村民们也开起了农家乐,卖起了农产品,吸引越来越多游客走进美丽乡村,感受亘古贯今的古树文化及产业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树,奔赴下一个春天

古树用强大的生命力陪伴我们,但时光无法逆转,古树衰老也不受人的意志转移。为了让古树能够拥有更多个春天,广东正倾社会之力。省林业局透露,2024年是广东全力推进县镇村绿化工作的行动之年,“古树名木保护提升”已写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

“政策上,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给古树保护指明了详细的路线方向;法规上,《广东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古树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措施上,我们实现了古树名木100%挂牌保护,100%签订保护责任书。”黄华毅认为,目前广东在古树保护方面的决心足够大,但仍需解决部分实际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缺乏资金支持,二是缺乏专业人才,其中资金渠道不畅的问题尤其突出。”黄华毅指出,特别是一些偏远的乡村地区,由于财政资金不足,很难再有专项资金去满足古树保护的需求。

针对此,叶广荣提出,除了加大财政投入外,还可利用社会力量,开展认捐认养等活动募集资金。同时,各地还可以探索古树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发挥村民主体对古树的保护作用。

今年以来,各地聚焦县镇村绿化建设频频创新,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植绿护绿,“云上”认种、“指尖”植绿的绿色新风尚深入人心。5月10日,为了聚集社会力量参与古树名木保护行动,绿美广东古树认捐项目在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详情请戳→百家企业认捐古树,首批认捐金额达1690万元!绿美广东古树认捐项目正式上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绿美广东古树认捐项目由广东省绿化委员会、广东省林业局、省乡村振兴基金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共同推进,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古树认捐·绿美有我”募集资金活动。募集资金将用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县镇村绿化和古树养护等。

俯仰之间,古树庇护大地,常佑吾乡。更多守护者也将汇聚到古树之下,回馈以敬畏,回馈以珍护,携手奔赴下一个春天。

“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小程序码

参与古树认捐项目

共同守护广东古树名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策划】严亮 洪继宇 麦倩明

【统筹】樊静东 李晓芬

【编导】陈佳纯

【记者】黄旭君 李嘉镓 樊静东

【摄影/摄像/剪辑】程麒 谭家富 吴秒衡

【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