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后,解放军迅速接管了城内的医院和医学院。

驻京部队和机关干部都到协和这几家医院就医,医疗条件跟原来山沟沟比,那要强得多了。

1950年之后,北京市各国外交机构增多,外交人员亲属也在协和看病,看病的人就多起来了。

有一次,一个野战军将领带着老婆到协和医院看病,看到要排队,便有些不高兴。

这时,一个姓林的女医生消瘦的身体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说:“在我这里,唯一的优先权是病人的病情”。

真正的威严来自内心的善良,将军的同行者跟他说:“这是林大夫,周总理和其他中央领导的家属来找他,都要排队”,然后竖起一个大拇指。

这位将领最后在林医生耐心细致的诊治过程中,被她身上的医者仁心所温暖,为自己之前的行为向林医生道了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巧稚

“万婴之母”

她终身未婚,却亲手迎接5万多个孩子来到人间。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昏迷中的她留下最后的声音:产钳!产钳!

电影《志愿军之雄兵出击》中出现了她,1949年的开国大典她没有参加,因为她在产房中忙着接生。

她就是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万婴之母"——林巧稚大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协和医院是谁建的?

1889年1月,来自美国缅因州的著名牧师弗雷德里克盖茨,遇到了美国首富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说道:“我都快烦死了,这个国家一半的人憎恨我的富有,另一半的人从中央火车站开始,一直跟我到办公室,像野兽一样追逐我的施舍。”

盖茨就对他说:“每次那么一点施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现在你的财力足够支撑系统地做一种科学的施舍,那就是慈善。”

洛克菲勒听从了牧师的建议,创建了芝加哥大学和洛克菲勒医学研究院,开启了美国的慈善运动。

1905年1月,盖茨又对洛克菲勒说,是时候让西方的光明和慈善漂洋过海,到中国去了。

1913年,洛克菲勒基金会成立,决定在中国开展医学教育。洛克菲勒开始砸钱买下了协和医学堂和当年的豫王府,扩建后成立了北京协和医学院。

他们按照不亚于美国的任何一所优秀医学院的标准开始招生,两年之后开始招收女生。

这就是今天协和医院的前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地善良的林巧稚大夫

林巧稚大夫1901年生于福建厦门。1921年,林巧稚考入协和医学院,毕业并获得了一些博士学位,成为协和医院的妇产科的医生,也是这个医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

林巧稚赴上海报考协和的那一届总共只招收二十五名学生,录取率很低,而女学生则录取更难。最后一场英语笔试时,一位女学生突然因中暑被抬出了考场,林巧稚没有因为考试而放弃伸出援手,在她的急救下,女生安然无恙,但林巧稚却没有答完考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时代的林巧稚

就在她以为录取无望的时候,却收到了协和的录取通知书,原来是监考老师被她的义举感动,专门写了一份报告给协和医学院,协和看了报告,也认为林巧稚的成绩确实优秀,决定录取这个优秀的学生。

因为对于一个未来的医生来说,这种乐于助人、救死扶伤先于考虑自己考试成绩的精神和协和的育人宗旨是完全一致的。

协和校方的这一决定可以说改变了林巧稚的命运,使一位日后中国伟大的母亲和婴儿的守护神没有被世俗埋没,从林巧稚录取入学的那一刻起,犹如春雨般渗透进了林巧稚的心灵。

我想,林巧稚在今后的行医生涯中,会时不时想起当年参加考试的这段往事,善良的种子种在林医生的心里,协和医院让那颗种子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一辈子的医生

1939年,林巧稚由协和派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学习,被授予"美国自然科学荣誉学会会员",获得了美国自然科学荣誉学会的证书和金钥匙。

1940年,林巧稚学习结束准备回国。此时中国抗日战争正处于艰难阶段,整个华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都被日军占领,北平早已沦陷,又传来协和医学院将要关闭的消息,回国后将面临失业的威胁。

那时候,在二次大战炮火连天的欧洲,许多人都千方百计奔向美国。可是,林巧稚却没有犹豫,也没想过去什么美国,她义无反顾地登上了归国的海轮,由香港返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北平。

林巧稚回国后仅一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军队包围了协和医学院,病房里响起日本兵"咔嚓、咔嚓"的皮靴声。林巧稚迎着日本兵闪着凛凛寒光的枪刺,从容地走向即将分娩的产妇身边,一边忙碌,一边安慰产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人占领了协和,病人全部撵走,所有的教职员和学生被迫离校各谋生计。这时,林巧稚的侄儿林嘉通在燕京大学被日本人抓走,她四处奔走设法营救。

林巧稚的姐姐、侄女一大家人都和她住在一起,全家老小依靠她生活,她无法离开北平去大后方,只得在东堂子胡同里开设一家妇儿诊所,后来又参加由一批协和同事合办的中和医院,直接面对北京大量的下层贫苦妇女。

在极其艰难的日子里,她用母亲般的心肠接纳一切向她求助的女人,其中对贫苦妇女她大多免费治疗或只收取极低廉的费用。

一天深夜,雪雨交加,一位人力车夫老婆难产。林巧稚听到呼救,二话没说,穿过漆黑的夜雨,走进低矮潮湿的车夫家。她半弯着腰,做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手术,终于使产妇走出了鬼门关。

望着这贫寒之家,林巧稚同情地从自己身上掏出钱说:"费用全免,给你钱为产妇补养。"全家人感激落泪,车夫跪在她面前磕头不止。

去哪里找林巧稚这样的大夫?不收钱的医生已经少见,还将自己的钱拿出来给穷苦人,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

这样的生活整整持续了六个年头,仅她开办的小小的诊所,就医治了八千八百八十七位患者。

与此同时,林巧稚的一部分协和同事辗转去了大后方,如内科的张孝骞教授在长沙担任湘雅医学院院长,李宗恩教授在贵阳筹建贵阳医学院并担任院长,护校校长聂毓婵历经千辛万苦,把协和护校迁到四川成都坚持办学。

抗战八年间,协和教职工中没有一个人为日本人当差,没有出一个汉奸,这真是协和的光彩和奇迹!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接着新中国成立,一向远离政治的林巧稚感受到了巨大震动。无论是消灭鼠疫开展群众性的卫生运动,还是关闭妓院改造妓女和禁毒戒毒的成功,都深深打动了她。

林巧稚的故事不禁让我想起另一位女英雄,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向警予。两位都是杰出的伟大女性,出生在旧社会,都希望拯救苦难的女性,目的一样,两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林巧稚学医治疗女性的疾病,向警予参加革命,改变女性的思想。

医者仁心

林巧稚在当住院医生时遇到的第一例手术是凶险的输卵管妊娠。

时值风雪夜,主任马士敦在离医院很远的地方无法赶回来,她作为一个助理住院医生,无权独自担当如此重大的人命关天的职责,明哲保身的办法是让病人转院。可是病人危在旦夕,风雪之夜又能转到哪里去?

林巧稚果断决定立即手术。她为病人想到了一切,也考虑到了手术的各个细节,却唯独没有考虑过万一手术失败自己将承担怎样的责任,极可能自己医生的职业生涯从此中断。

结果手术成功了,病人得救了,她出色地尽到了医生的职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漫长的医生生涯中,林巧稚经历了无数次重大的手术,始终和这第一次手术一样,唯一考虑的对象是病人,而自己的一切,什么名啊利啊全都无足轻重。

内蒙古有位女工焦海棠因新生儿溶血病连续夭折了三胎,新生儿得溶血病,当时在国内还没有成活的先例,接下这个病人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当时林巧稚已经是医学权威,治好了这个病人不会增加什么声望,一旦手术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林巧稚没有考虑这些,为了圆这位女工的母亲梦,她查遍国外最新的医学信息,最后通过做用婴儿脐带换血的手术,使婴儿得以平安出生和健康成长。

就这样,中国首例新生儿溶血病手术取得了成功,婴儿获得了第二次生命,焦海棠为孩子起名叫"协和"。

都说妇产科是医院"高风险"科室,但林巧稚领导下的协和妇产科从没有和病人家属发生过医疗纠纷,其中的奥秘恐怕不仅在于林巧稚和同事们的高超医术,更在于林巧稚一生坚持的这种病人的生命和利益高于一切的协和精神。

一位已婚六年的年轻妇女怀孕后,在子宫颈上长了一个恶性肿瘤,其他医生都主张切除子宫以保证病人生命安全,但这样一来,病人就从此绝育了。

林巧稚不愿意就此放弃,不断琢磨两全其美的方法,她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保守疗法,对肿瘤进行药物控制,胎儿也能正常长大。

孩子出生的时候,母子平安,患者及家属感动得热泪盈眶,为孩子取名“念林”。一个名字,饱含了多少家属的感激之情。

1978年,林巧稚已七十七岁高龄,在率代表团出访西欧四国前夕,来自浙江宁海的一位名叫薛宝娟的女病人找到了她。这位女病人深受庸医之害,从分娩之时起一个月内接连动了三次大手术,摧坏了健康,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通常,医院和医生不会接收这样的病人,因为再次手术风险极大,稍有不慎,会造成新的损伤。

但林巧稚接收了她,并亲自为她做检查,临出国前还和科里的医生一起仔细分析了病情,制定出了详细、周密的手术方案。

安排好这一切之后,林巧稚到病房看望薛宝娟说:"我要出国了,不能亲手给你做治疗,但你的病是有希望治好的。"

林巧稚没有想到,这位来自浙江的薛宝娟竟是她此生亲自接收和检查的最后一位病人。

林巧稚逝世后,依照遗嘱,她平生积蓄的3万余元,全部捐献给首都幼儿园、托儿所,遗体献给医院进行医学研究,骨灰撒在故乡——鼓浪屿附近的海面上。

第二年,厦门建造了名为"毓园"的林巧稚纪念馆。“毓”意为培养、养育,这是对她一生接生了5万婴儿,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医学人才的纪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巧稚与刘少奇

结语

林医生一辈子接生了数万婴儿,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富人,有名人,但更多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姓家庭,她都不问出身,只管病情。

半个世纪以来,林医生总是坚持一个简单的职业承诺,把每天挂她号的病人看完。无论时间多晚,无论病情多复杂,负责到底。

医生是多么伟大的一个职业,无论一个人多么坚强,多么厉害,生病的时候都是那么弱小无助。

在这个信息严重不对成的行业,生病的时候如果能够遇到一个林巧稚大夫这样的好医生,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