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鹭从艾瑞咨询获悉,该平台近期发布2024年中国企业级SaaS行业研究报告,小编从中为大家总结了一下中国SaaS市场规模及发展预测:

1、大浪淘沙,SaaS行业进入关键转折点,未来三年复合增速约15%

2023年中国经济总体处于疫后恢复态势,与2022年相比,SaaS厂商经营状态逐渐恢复正常,企业级SaaS的总体市场规模达到888亿元,同比增长13.0%。但与此同时,宏观经济疲软加之资本退潮,使得SaaS领域加速步入市场淘汰阶段,SaaS厂商的运营思路也开始由快速扩张向以盈利为目标的精细化运营转变。内外部因素叠加之下,预计三年未来企业级SaaS市场规模的增速将稳定在15%-20%的区间。在这一阶段,SaaS厂商一方面应当持续关注产品能力的建设,提升PMF产品市场匹配,另一方面,也需要关注优化组织能力的优化,以支撑产品研发、市场销售、客户成功等多部门的协同运营,巩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SaaS行业拥抱AIGC双边机遇

AIGC重塑To B市场未来,SaaS行业迎来重估时刻

AIGC是时下前沿人工智能技术的代表,2023年全球范围内迸发了“积极拥抱AIGC”的浪潮,期间经历了大模型频繁涌现的1.0阶段、与生产力场景紧密结合的2.0需求侧分析阶段,以及尝试于B端、C端落地,服务于真实需求的3.0阶段,其展现的强大变革力正帮助企业释放增长新活力。

2023年,全球范围内的SaaS厂商普遍积极拥抱AIGC概念,在B端场景的落地率先出现在与协同办公、内容创意等与生产力提高相关的场景,典型代表为聊天机器人、人工智能客服、图文/视频自动生成等,进而拓展至ERP、IT运维、CRM、网络安全等领域。在率先落地的场景中,AIGC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生产力,顺应客户为效果付费的理念,此外,AIGC现阶段最突出的能力在于信息拨冗与数据处理,能满足在智能机器人对话、数据处理场景的需求,并在其中迸发出创新性的生产力优化能力。

3、中国SaaS出海现状

形成以跨境电商为中心、以服务国内企业出海为主体的出海格局

当前中国SaaS厂商出海规模尚小,且主要围绕跨境电商及其产业链向海外发展。少数协同办公平台与工业SaaS也尝试通过服务国内企业出海的形式向东南亚等地延伸,但受限于产品认可度、品牌传播力度、安全合规约束、用户使用体验等多方面因素,SaaS厂商在海外的表现并不惹眼。综合来看,国内SaaS厂商出海普遍存在认知误区,复用国内SaaS成功经验和商业模式的思路在海外行不通。

4、中国企业级SaaS投融资情况总览

投资热度呈现下滑趋势,创业公司压力加大,自我造血能力愈发重要

进入2021年以来,SaaS赛道的融资笔数呈现出逐年下滑的态势。在经济大环境低迷叠加资本寒冬的背景下,过度依赖资本、盲目扩张的增长模式暴露出弊端,缺乏正向现金流、健康盈利模型的SaaS创业公司将加速被市场淘汰。

从融资轮次的角度看,过去几年间,SaaS行业整体表现出融资轮次后移的趋势,说明行业已经逐步由起步期走向成熟期。但与此同时,2023年SaaS领域的天使轮、A轮(含Pre-A、A+等)的占比出现回升,其中以行业垂直型厂商居多。行业或将进入由行业垂直型厂商领衔的新一轮成长周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中国企业级SaaS上市情况梳理

香港上市门槛对高成长性企业更为友好,赴港上市成为SaaS厂商的首选

从财务数据上看,内地和香港的已上市SaaS厂商营收增长率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下跌,但毛利率指标仍然维持在健康的水平。相较而言,内地上市公司的平均营收增长率低于香港上市公司,而平均毛利率则高于香港上市公司。这主要是因为内地对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要求严格,香港的上市规则对高成长性的企业更加友好。整体呈现出港股成长性好、A股盈利能力佳的局面。2023年交表的8家SaaS厂商均选择香港主板作为拟上市地,随着未来内地上市环境的优化,SaaS厂商也可以考虑选择科创板或北交所上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