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春夜》导演新作《毕业》首播!3个看点超出预期,年度最爱预定 )我从首播的3个看点简单做了推荐,看过第2集后更加坚定了我的追剧眼光~继续向全世界安利《毕业》!

第2集主要在讲李俊浩应征补习班讲师职位,惠珍试图阻止。两人之间“越线”的小插曲背后隐藏着的是“新与旧”矛盾——是教育的新旧交锋,也是时代变动中观念与困境的新旧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我上篇提到,不只是浪漫剧,对教育的探讨会是本剧重要主题之一。

第1集的精彩桥段,是作为补习班老师的惠珍和代表公共教育的高中老师之间的两场对峙戏,看过第2集再回过头品味那一段的话,非常有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是一个关于“矛盾”的题目,表老师执着的是概念的区分,而学生和惠珍认为另一个答案也是正答的原因在于她们通过阅读,分析出了作者背后的情感是矛盾,所以那道题的答案有歧义。

惠珍眼中执着于概念的标准答案,是过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2集一开头的回忆片段和俊浩试教段落都讲到了阅读的重要性,看得懂文字不代表会阅读。

阅读、思考、好奇、自发地读书(求知),引导学生领略知识的魅力,同时也教会学生这些,教育的目的难道不应该是这样的吗?好老师对学生们的影响力极大值,也不过如此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俊浩在试教环节讲出惠珍曾经教导他的内容,惠珍比起被打动、感动,更多是一种自我的回顾与审视,她开始思考自己——

镜头从一排老师的侧面慢慢横摇过来,最终停在惠珍的正面镜头,代表人物开始正视自己内心。

俊浩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浪漫的叙事,更深层的意义是让惠珍重新审视自己,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也是惠珍这个人物成长所需要的一个契机。他是她的骄傲、初心和信念,她的自我投射。

还是要结合第1集的一个片段解释,惠珍上课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必大家都觉得很熟悉吧,上学时有多少个老师说过这种话呢?可能都数不清,想想都觉得窒息。这里镜头是一个封闭式构图,加强了压抑、压迫的感受。

跑到学校去质疑公共教育、指出高中老师执着于观念区分是过时做法的惠珍,她自己上课竟然是这样的?“你们没必要对叙事者感同身受,反正也无法感同身受。直接背起来。”

读书是为了解题,这和那个高中老师有什么本质区别?惠珍是这样子教学风格的老师,但,不代表她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老师,或者说,因为有深受她影响、把她称为恩师的俊浩,我会觉得惠珍原本一定是非常优秀的老师,不只是很会压题、很会培养第一名的那种优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看俊浩的试教,完全是不同路线,他着重和学生们找共鸣,以轻松的语气引导,很有网课明星讲师的潜质(让我想到有一次在B站刷到一个标题韩国超帅数学讲师的网课视频,然后我就稍微欣赏了一下~~数学)

俊浩这里讲金裕贞的《春春》,是韩国近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在韩国的春川市还有“金裕贞文学村”,以韩国文学来说是很重要的作家,虽然我们现在听到这个名字只能想到女演员金裕贞,但没关系,因为已经是一种文化输出。

现在韩剧的海外市场不容小觑,把有代表性的文学放进影视中提及,也是好的,如果今天他们是数学老师设定,就可能会少了这一层效果吧~

言归正传,惠珍与俊浩的教学风格大相径庭本身就是一种新与旧的碰撞,但远不只是教学。从惠珍阻挠俊浩入职这件事,按韩国人的话说,透着一股浓浓的“老顽固”味道,她的想法又和传统的俊浩父母的观念有本质区别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也和他父母一样,认为他不该辞掉好端端的大公司体制内工作,跑去当什么补习班老师不是吗?不只是和俊浩说一堆难听话劝退他,还试图用不正当手段把他刷掉,用越线都是委婉的说法了。

这里“我有必要知道你的想法吗”也对照了第1集惠珍和那个高中老师的对峙,表老师说了一堆自己的缘由苦衷,但惠珍直接说“为什么要和我说这些呢?”

结果她也像表老师一样和俊浩解释了一堆她自己的观念、立场,别人根本不需要的建议。那惠珍和刻板过时的表老师不是一样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显示了惠珍行事风格的一个特点,她对学生真的很负责,完全无法静观其变,会因为一道错题影响学生分数而去学校和老师讨论,也因为这样,她过度干涉俊浩的选择越线了。

“静观其变不算是一件卑鄙的事。”

我认为这句话也是对的,但也许这个世界还是需要一些,无法对一切都静观其变的人。

值得特别提的是,惠珍的越线背后是两人的感情主线的第一个挑战——身份如何转换?

惠珍会干涉、阻挠,是因为觉得俊浩还是她的学生,但事实是,他已经是个出社会3年的成年人了,已经不是她学生,他可以做出自己的职业判断和人生选择,就像他所说“会自己看着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2集开头用黑白表示回忆片段把这两个剪辑在一起,有意思的是,第1集Ending是个显然是暧昧场面。

但第2集开头剪辑在这边,意思就变了,变成了两人身份的一次变更确认。而且放在开头,叙事逻辑非常清晰,就是要表达现在俊浩已经不是过去那个高中生了,他现在也要当老师了,两个人的身份要在这一集整理清楚!

整理清楚之后,后面第3集大概就可以开始心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在前2集中描写俊浩的家庭,是那种很传统、刻板的。我发觉安导真的很喜欢拍这种家庭,然后去突破、反叛它,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缩影。

《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春夜》虽然和《毕业》不是同一编剧,但却都描写了这种家庭,尹珍雅、李静仁,她们都是用爱情的方式反叛、逃离这种家庭,但是这一次,李俊浩是直接反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点唏嘘,为什么女性角色需要以迂回曲折的方式,用爱情来进行反叛,而男人的反叛不需要过多解释好像就能被理解和受到推崇。

那段台词也很通透,给我很多思考,上一辈的“幸运”在这个时代注定是无法延续到下一代身上了,追求个人价值的年轻人,面临的困境是上一辈根本无法体会的,他们也不再从内心服从那些传统的旧有的观念。

这样的新旧挑战与交锋,也是编剧和安导有意传达的主题。

面对父亲无力的规劝,俊浩的反应真的很好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剧作的角度看前2集真是完美的教科书级别剧本!

如前段所说,叙事逻辑很清晰,刻画人物性格和关系的转变都很明确,而且编剧不着急展开感情线,而是先写职业背景、写人物,每集都有一个冲突事件,但是并不那么戏剧化的表达,而是很理性的叙事,包括第1集惠珍和高中老师矛盾的对峙、第2集惠珍和俊浩身份的越线。

并且前面两集有很多对照的情节,谋篇布局十分扎实,是令人惊艳但却无法预测的怪物新人编剧!

隐隐感觉这位编剧不只是文学专业出身,很可能是有教育相关从业经验的人,虽然是新人但笔力不俗让我直接想到《棒球大联盟》的编剧。

在漫改、小说改编当道,原创剧本越发稀少的这几年,即使只播了两集,我也可以用多年追剧经验预判,《毕业》的剧本将是《棒球大联盟》级别的,让我们静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