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剪纸/吴伦仲 作

民以食为天。食材有的来自植物,有的来自动物,大多不可生食,需要烧熟方可下咽。人类离不开火——可控的火。一日三餐的灶火特别重要,每个人活着都需要。

既然是说灶火,那首先就要说到土灶。土灶常用砖砌成,分灶膛、灶门、灶台三部分。对于农户来说,缺这少那尚可将就,家家户户唯独不能没有土灶。灶膛内烧的大多是秸秆。以水稻为例,大米供食用,稻草是少不得的着火物,草灰则是上好的农家肥,物尽其用,名副其实。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祖祖辈辈,都以这样的生存方式繁衍后代。也许,这就是所谓人间烟火的由来吧。

旧时,每个农家都有草垛,堆置各种农作物的秸秆。草垛的大小是收成好坏的标志。往灶膛内投送秸秆,名曰"烧锅"。爱玩火的孩子常常乐而为之,家长们则常常阻止,怕的是万一发生火灾,那是毁灭性的灾害。

城里人没有秸秆,烧锅多用煤球生火做饭,煤球炉应运而生。煤球炉常用铁桶做成。上部中央做炉膛,下部开口的部分叫炉门,那是变形换代的土灶。煤球不易燃烧,生火是一件相当难办的事。先要引燃炉内的木疙瘩,然后适时投入煤球,再在炉门口用扇子向炉膛内扇风。火候掌握不好,往往前功尽弃。此时,性子急的人,炉内生火不成,心里却已经火了。这也难怪,满屋烟尘,呛得人忍不住咳嗽淌眼泪。满脸流汗,狼狈不堪之后,生火的事还得重来一遍。煤球炉子生火,天下第一烦人,倘若天天如此,那是活受罪。封炉呢,能保留火种,但实施起来有难度。一旦封炉失败,煤球浪费了,而生火的事还是无法减免。

唉,眼见已到了嘴边的食材,要真能吃进口,还够蛮麻烦的。这么一想,一日三餐确实来之不易。

现在普遍用上了清洁能源,石油液化气或天然气,生火的事轻而易举,——也简直不存在生火这事了,只要拧开煤气灶开关,立马炉火熊熊。眼下农村,虽说仍有用秸秆烧锅的现象,但也已不是主流。这样一来,老早被视为宝贝的秸秆,反而成了累赘。每到农作物收获季节,秸秆铺天盖地,烧,会污染环境,不烧,又无法处置。还真是麻烦事!只好寄希望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相信这并不是幻想吧,因为世界上,总是人最聪明。就像远古时,火的利用,是属于人类的文明。

作者:倪志量

文:倪志量 编辑:吴东昆 责任编辑:舒 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