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自学编程薅游戏加速器“羊毛”?(主题)

“95后”小伙自作聪明终获刑(副题)

上海法治报讯(记者 季张颖 通讯员 朱宇如 芦苗苗)利用一款游戏加速器有新用户免费试用期限的漏洞,自行编辑软件批量注册获取游戏加速器账号及密码,并以账号中的免费使用权益销售牟利达8万余元。近日,崇明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结了这样一起自学编程“薅羊毛”的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小马(化名)因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2万元。

上海某科技公司经营一款游戏加速器软件,主要功能为网络加速、提升游戏体验。公司为推广该加速器软件而允许新用户免费试用一定期限,但设置了诸如短信验证、账户认证、用户IP地址及ID(机器码)识别等防批量注册机制。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马了解到这款游戏加速器有新用户免费试用的推广活动。自觉体验不错的他,意识到游戏圈内对这款加速器的需求不低,便动起了“薅羊毛”的小心思。通过一段时间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学习,他编写出了具备自动接码认证、伪装IP地址等功能的批量注册软件。

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小马在未经被害单位上海某科技公司授权的情况下,大肆利用自己编写出的软件批量注册获取游戏加速器账号及密码,并以账号中的免费使用权益牟利,在其经营的网络平台店铺中销售1万余条,销售金额达8万余元。

2023年5月,因上海某科技公司发现数据异常而案发。小马被公安机关抓获到案,如实供述了上述事实。案发后,被告人小马退出全部非法所得,此外还有揭发他人犯罪的立功表现。

崇明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小马违反国家规定,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违法所得达8万余元,属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应当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小马具有立功、坦白、认罪认罚、退出违法所得等情节,结合其犯罪事实、性质及社会危害程度,依法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2万元。

来源:上海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