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作为海军强国的大英帝国,在新型战舰研制方面一直不遗余力。1870年当英国人得知俄国人开始建造“海军上将”号装甲巡洋舰后,立即开始设计自己的装甲巡洋舰,1873年英国第一艘装甲巡洋舰“香农”号铺下龙骨,两年后便下水。此后十余年,英国人又建造了4型共计17艘装甲巡洋舰,把其他海军强国远远甩到后面。今天给大家介绍其中最强大的一型装甲巡洋舰“蛮横”级,该级舰是1890年之前世界上最强大的装甲巡洋舰。

“蛮横”级采用了诸多新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蛮横”级采用了诸多新技术

一、研制背景

英国人在建造完“香农”级装甲巡洋舰后,接着又上马了“纳尔逊”级(2艘)和“绿宝石”级(6艘)两型装甲巡洋舰,但这三型战舰的舰炮还是早期后膛炮,主炮布局也是船面旋台式的早期炮塔。当新型后膛炮发明后,同时露炮台技术得到广泛认可后,英国人决定将这些技术结合起来,建造新型装甲巡洋舰。为了容纳新型后膛炮,必须加大船只尺寸,因此新型装甲巡洋舰的吨位大幅提升,达到8500吨。这款新型装甲巡洋舰被命名为“蛮横”级。

从外形上看,“蛮横”级具备了后来钢制装甲巡洋舰的基本特征,例如在舰只中线上首尾布置主炮,取消帆缆装置(刚完工的时候有,后来撤除了)等。跟前型比,“蛮横”级的火力得到大幅提升,其配备的234毫米/32倍径主炮比老式的254毫米/15倍径前装线膛炮威力大多了。经测试可以击穿17英寸厚的锻铁,穿甲能力非常强。

英国第一艘装甲巡洋舰“香农”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第一艘装甲巡洋舰“香农”号

二、性能数据

“蛮横”级装甲巡洋舰主要性能:舰长96米,宽18.9米,吃水8.5米,露炮台装甲厚203毫米,指挥塔装甲厚229毫米,水线装甲带厚254毫米,甲板装甲厚51~102毫米,标准排水量8500吨,舰员编制555人。动力为两台倒缸康邦蒸汽机,8000马力,双轴,航速16节,续航力5500海里/10节。标准载煤量1138吨。

配备4门234毫米/32倍径主炮,单装,船艏艉各一座主炮塔,舯部两侧各一座主炮塔。6门152毫米/26倍径后膛炮,舯部两侧各有2门,其余2门装在艏楼甲板下两侧的装甲炮廓内。另有4门47毫米速射炮,6具457毫米鱼雷发射管。当时速射炮还没普及,装甲巡洋舰装备的中大口径舰炮都是后膛炮。

三、建造情况

“蛮横”级装甲巡洋舰同型舰两艘,即“蛮横”号和“厌战”号。“厌战”号这个名字在英国皇家海军大型军舰命名时经常使用,印象中多达7次,难道英国皇家海军比较厌战?两舰均于1881年10月开工,“蛮横”号于1886年6月服役,而“厌战”号一直到1888年6月才服役。

“蛮横”级在当时的亚洲属于第一流战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蛮横”级在当时的亚洲属于第一流战舰

四、服役情况

“蛮横”级服役后用于保护英国海外殖民地利益,曾经有一段时间被派往亚洲,以香港为基地,是当时英国远东舰队的主力战舰。“蛮横”级的234毫米/32倍径主炮可以打穿北洋水师“定远”级的主装甲带,对付日本联合舰队的一堆薄皮大饼更不在话下,在当时的亚洲属于第一流战舰。

当速射炮时代来临后,世界各国海军开始普及速射炮,1890年后新造的装甲巡洋舰主副炮都以速射炮为主。并且吨位越来越大,主流装甲巡洋舰吨位基本都在万吨以上,同时采用新发明的哈维装甲,因此“蛮横”级变得落伍了。当英国服役了“百夫长”级二等战列舰后,“百夫长”级被派往亚洲取代了“蛮横”级的地位,于是“蛮横”级被调回英国本土舰队,后作为训练舰使用直到退役。

有一种说法是北洋水师的“经远”级装甲巡洋舰设计原型就是“蛮横”级,因为两者从外形上看很像,这个可能性个人感觉不是很大。因为“经远”级排水量只有2900吨,“蛮横”级高达8500吨,吨位对比太悬殊了。另外设计理念不同,“经远”级是横阵型,“蛮横”级是火力均衡型!只能算是借鉴了“蛮横”级的一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