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汶上:法律援助六项机制实现“依法维权以心援薪”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崔相游)“林先生,如果到期他们没有给您支付工资,您就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我想确定一下,法律援助是免费的吧?”

“是的,我们免费给您提供法律服务,我们的办公电话和办公地点分别是……”

电话中,一位农民工因为用工单位欠发工资向汶上县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中心工作人员耐心倾听后,给对方提供了专业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救济途径,让农民工吃了一颗定心丸。

为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资,汶上县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在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中的职能作用,从日常工作抓起,构建常态化维权机制,有效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据统计,2023年共受理涉及农民工维权案件案件175件,涉及农民工306人,涉案金额59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逐步调整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和补充事项范围,使法律援助惠及更多农民工。

完善站点建设机制。畅通农民工法律援助申请渠道,继续推进在农民工集中地区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络点,健全完善基层服务网络,方便农民工就近申请法律援助。

畅通服务热线机制。畅通“7210148”全天候法律服务热线建设,开辟农民工维权热线,加强人文关怀,及时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引导农民工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推广先行受理机制。简化法律援助受理审查程序,开通优先办理农民工讨薪、维权案件“绿色通道”,对农民工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事项免于核查经济困难状况,对诉讼时效即将到期等紧急情况,先行提供法律援助,而后补办手续。

强化质量管理机制。加强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组建专业化的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团队,指派具有农民工常涉纠纷办案特长的法律援助人员办理农民工案件,提高案件办理专业化水平。根据农民工法律援助需求,围绕农民工讨薪、劳动保障等易发纠纷,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工专项维权行动,充分发挥法律援助职能作用。

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加强与劳动保障、住房城乡建设、信访、工会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与协调,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协同联动检查,合力解决农民工资拖欠问题。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