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3333期。粟裕是解放军开国大将之首,更是被军民赞誉为“战神”。但粟裕的早期资历在大将中并不十分出众,解放战争初期虽然已经是华中野战军司令员,但三野(华东野战军)成立之前,一些名将并不十分了解他,在三野内部需要陈老总压阵,粟裕才能真正施展自己的军事才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野主要是由之前留守山东的八路军,以及苏皖一带的新四军组成的。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时,分为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两部分。粟裕是新四军将领,留在南方没参加过长征;而山东的老同志,红一方面军出身的较多。所以在1947年1月华野成立时,部分老山东野战军的将领对于新上任的粟副司令持保留看法。当年3位主要下属对粟司令“不服气”,有过几次摩擦,分别是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位是陈士榘。陈将军一向有傲骨,他参加过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在华野时的职务是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的内部代号为“504”,仅低于陈毅、粟裕和谭震林。在军事层面,陈士榘真正敬重的是毛主席,以主席的嫡系学生自居。鲁南战役前,陈粟对于战术目标尚未达成一致,陈士榘略过两位主要领导,直接请示毛主席,中央的复电很快就下达到了华野司令部,明确指示如期发动鲁南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士榘的意见虽然得到中央首肯,但陈毅和粟裕非常不满,斥责了陈士榘的越级行为。作战目标的问题先不讲,这毕竟给中央形成了野司优柔寡断、意见不统一的印象。后来陈士榘出任三野第8兵团司令员,参谋长职务由张震接替,他和粟司令的配合明显更加合拍。陈士榘负责一线作战后,反而更加理解了粟裕的战术布置和精妙谋划,打了不少胜仗,他对于粟裕的态度明显改观,认为首长是一位“了不起的军事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位是许世友。许世友红军时是军级干部,又是老山东八路军的代表将领,他指挥的9纵,跟粟裕手下的“叶王陶”三个纵队并称华野四大天王。许世友为人傲气,也有傲气的资本。1947年孟良崮战役时,跟粟裕在电话里吵了一架,后来遭到陈老总严厉批评。许世友也是有据可查的三野将领里面,第一个正面硬刚粟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此时华野刚成了4个多月,许世友不了解粟裕,有些偏见情有可原。后来粟裕的“神仙仗”越打越多,许世友开始由衷佩服粟裕的神机妙算。建国后粟裕在北京工作,曾打电话请许世友照顾自己在南京的老母。许世友欣然答应,悉心照料。如果不是过硬的战友情,怎么会委托这种私事呢?由此可见两人的关系早已大为改善,后期的许世友十分敬重粟裕。许世友粗中有细非常实在,真正有本事的人,还是很受他尊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一位是宋时轮。47年华野成立前,宋时轮曾是陈老总的参谋长,山东境内的战事,由宋时轮负责谋划。两大野战军合并后,宋时轮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仍然是10纵司令员。在解放战争中他和粟裕有过两次较大分歧,一次是北渡黄河事件,另一次是攻济任务分配问题。由于公开顶撞首长,毛主席曾下令对宋时轮革职查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爱才,没有执行中央指令,反而多次替犯错的宋时轮求情。宋时轮深受感动,随后在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中都有突出表现,不久后升任三野第9兵团司令员,1950年赴朝参战,更是打出举世闻名的长津湖战役。在建国之后的一些时期,粟裕采取措施力保过这位老下属,使其免受冲击,两人在军事科学院搭过班子,配合得很好。宋时轮在粟裕去世后,积极发言支持大将的平反(1958年粟裕遭到过错误批判)事宜。两人的关系经历了摩擦到理解,最后惺惺相惜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史源历史专栏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