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009期。1948年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后期三大战略决战当中难度最大的一场。一方面我军总兵力只有60余万人,比国军少20万;另一方面,这场战役之前国军已经经历了辽沈战役的失败,在北方已经退无可退,必须进行决战,因此我军面临的难度更大。事实上在淮海战役中,我军伤亡达到13万人以上,超过了平津战役和辽沈战役两场大战的总和,是名副其实的一场恶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严格来讲,淮海战役是一场特别大规模的会战,其内部又可以分为多场战役,在史学上称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碾庄战役,第二阶段被称为双堆集战役,第三阶段则是最终全歼杜聿明集团的陈官庄战役。而在时间顺序上,这三个阶段也不完全是沿着时间线顺序排列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第二阶段双堆集战役,由中原野战军主要负责,华东野战军提供兵力和火力支援。但是这一场战役中的敌人黄维兵团实力强悍又非常顽固,导致战役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我军虽然很快在双堆集围死了十余万敌人,但还没有决出胜负。在双堆集之战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情况下,粟司令员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主力,48年12月初已经把杜聿明集团近30万人围在了陈官庄。也就是说战役第二阶段还没结束,第三阶段事实上就已经开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司令率军围困住杜聿明集团近30万兵马之后,并没有急于率军进攻歼灭敌人,而是先给远在中野指挥部的陈老总打电话汇报这边的战况。谁知陈老总接起电话之后,一改往日温和的态度,没有让粟司令汇报战况,而是抢先说道:你先别说了,快听我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司令听陈老总这样讲,先是愣了一下,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只听陈老总说:这边儿打黄维兵团遇到了难度,他们组成了汽车防线,我们火炮又不足,现在缺少有效的攻坚手段啊!你们之前打黄百韬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后来却推进很快一下子吃掉了对方,你快点说说有什么秘诀,给我们支支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司令一听,明白了陈老总的意思。他便把自己之前的攻坚秘诀告诉了陈老总:原来碾庄的黄百韬兵团也是异常顽固,本身又有10万兵马,华野这边打起来非常吃力。粟司令经过研究,在战役后半段采取了土工作业的打法。前一天安排部队进行坑道的掘进,等到临近敌人之后再发起进攻,这样一来便可以有效突破敌人的防线,大大减少华野官兵伤亡,最终成功歼灭了黄百韬第七兵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老总听着粟司令的汇报非常高兴,赶紧把一旁的刘司令员和邓政委都叫了过来:你们快听听,用土工作业的方法可以爆破掉黄维的汽车防线!我建议马上把这个打法传达给各纵队,让他们向华野学习,试试这样的办法能不能奏效。刘帅十分赞同,马上布置各纵队研究粟司令介绍的打法,争取用土工掘进来攻破敌人的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维坚守了十余天,对于中原野战军突然改变打法,使用土工掘进进行爆破突击的打法非常不适应,很快防线便遭到瓦解,黄维本人也沦为俘虏,第12兵团全军覆没,中原野战军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陈老总要求华野增援部队把武器和俘虏都留给中野,华野各纵队完成任务后马上回自己的驻地去补给。这样一来,中野的实力很快恢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司令和陈老总都是第三野战军的主要指挥员。46年时粟裕司令员是华中野战军司令,第二年1月,华中野战军和陈老总的山东野战军合并为了华东野战军,陈老总出任该野战军的司令员,陈老总负责整体调度,全面管理华东野战军;而粟司令则担任副职,同时主管军事作战事务。陈老总对粟司令是充分信任和放权的,华野打的大仗,主要是军事见长的粟司令来指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央于1948年年初做出决定,把陈老总调到中原野战军担任第一副司令员,辅佐刘帅。之所以这样决定,主要的原因是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两大作战部队需要进行协同,以尽快解放江北地区,另一方面粟司令的军事才能已经得到充分证明,他可以胜任三野军事统帅这样一个重要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中央作出命令之后,粟司令员并不愿接受。因为在华东野战军任职的这段期间,虽然粟司令的战绩非常出色,但也离不开陈老总的支持和帮助。举个例子,山野老牌将领许世友,一度非常不服气粟司令,有时会出言顶撞,不配合粟司令的战术布置,如果不是陈老总“压住场子”,粟司令很多好的战术意图是不容易得到实现的,所以粟司令希望陈老总即便去了中野,也能够继续兼任华东野战军的司令员,自己只担任代司令员、代政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委经过研究,接受了这一建议,陈老总兼任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两个重要的领导岗位,而他本人是和刘司令员和邓政委一起办公,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工作。淮海战役期间陈老总非常无私,一方面它要求陈士榘将军带领5个纵队及炮兵部队快速支援中原野战军攻打黄维,同时做出要求,把所有的俘虏和战利品都留给中野,而不能带给华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陈老总非常注重团结中野的其他领导,是真心真意地想要帮助中野打出胜仗。黄维摆出坚固的汽车防线后,中原野战军本来火炮就少,打不开敌人的防线,反而被敌人的重武器伤害甚大,10多天都没有进展,老总心里非常着急。关键时刻,他想起了足智多谋的粟司令,想让他提供一些攻打黄维兵团的有效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粟司令已经结束了碾庄之战,率领华东野战军主力将从徐州城弃城而逃的近30万国民党军包围在了河南永城。进攻之前,粟司令在做进一步的详细部署。这个时候的粟司令已经如释重负,因为淮海战场的战局基本明朗,他甚至有了赏雪景的雅兴。随后粟司令给陈老总打电话,高兴地汇报这边围困杜聿明集团的战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便有了开篇的一幕:陈老总接起粟司令的电话之后,还没等粟裕汇报陈官庄那边的情况,便急冲冲地要求粟先听他讲。陈老总要讲什么呢?原来他就是要问问粟司令,究竟用什么办法才能解开在双堆集攻打黄维军团不力的困局。粟司令说:我建议你们可以用一下土工打法,土工作业不仅仅能用来修筑工事进行防御,同时也可以进行掘进、快速逼近敌人防线,然后发起致命一击,我们打黄百韬兵团,这一招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粟司令能够在歼灭黄百韬兵团的后期作战中使用这一打法,也是经历了前面非常不顺利的一段攻坚战之后,苦思冥想才拿出来的作战方案。在之前的作战当中,华东野战军已经损失了数万精兵用于攻打黄百韬兵团,但效果仍然不理想,没有攻下碾庄。改为土工掘进后,作战进度却大大加快了,粟司令把这一秘诀告知了陈老总。陈老总和粟司令共事多年,深知自己这位副司令的军事才干和指挥能力,他既然说这一招管用,那一定是非常好的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使用这一土工打法,加上官兵的英勇作战,1948年12月15日,中原野战军在华野支援纵队的帮助之下,迅速歼灭了黄维兵团近12万大军,黄维司令官本人也在化妆逃脱的过程中被识破,成了中原野战军的俘虏。陈老总此时兑现了诺言,手下的原华野官兵迅速返回,把缴获的机枪、火炮、汽车以及大量俘虏全部留给了刘帅这边,以补充中野损失的官兵,快速恢复部队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整个淮海战役期间,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损失比较大,可以说是伤了元气,但是我军一直在解放战争中贯彻即俘即补的俘虏政策,大量的国军官兵经过简单教育转化后,大多投靠到了我方这边,成为了很好的即战力。淮海战役期间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很多国民党军士兵被俘之后,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物资去给他们更换我军军服。于是粟司令想了一个办法,令后方工厂紧急送来了10万顶解放军帽子,10万顶帽子戴在头上,就有效区分了国军和解放军士兵的区别,这样一来新加入的解放战士就能够马上投入到战斗之中,保证了我军的兵员人数和战斗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司令员是解放战争期间我军指挥能力最强的军事指挥员之一,他在解放战争当中的贡献,可以说只有四野的林帅能够媲美,从淮海战役战场上这个小小的细节,也能够看出粟司令的价值。在中野战事吃紧找不到破敌之术时,粟司令员一个电话,简单地传授了几句战术诀窍,就能够帮助中野找到克敌制胜的办法,可见其军事水准是多么的高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陈老总在解放战争期间先后共事过的粟司令和刘帅,都是我军军事能力最出众的指挥员之一。1947年陈老总曾经无私地给主席写信,表示粟司令和陈庚这两位将军都是我军的后起之秀,前途不可限量,能力可以和刘、林、徐三人并列,都是我军可用的军事大才。由此可见陈老总对刘帅和粟司令两人的欣赏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素有“陈不离粟,粟不离陈”的说法,华东野战军两位最高指挥员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不光在军事工作中,他俩生活中也是非常好的朋友。建国之后,粟司令的女儿粟惠宁也和陈老总的儿子陈小鲁喜结良缘,在两位传奇将帅的后代身上又延续了“陈不离粟,粟不离陈”的佳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史源历史专栏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