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多次在枪林弹雨中逃过生天,但有一次险象环生,他竟被当地民团抓获,正要被押赴刑场处死。身陷囹圄,毛主席冷静应对,趁势贿赂了一名挨户团员,在他的帮助下艰难逃脱。惊心动魄的经过让人震惊:一个即将被捕的年轻人是如何在绝境中化险为夷?他又是如何与命运赢得最后一搏?而那位相助的老樵夫,又是谁?毛主席最终能否逃过那一劫,成为开天辟地的伟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 风雨飘摇中的革命火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7年,正值中国革命运动的惨淡低迷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人实行了疯狂的屠杀与清剿,湖南亦成为白色恐怖的重灾区。面对重重阻力,革命的火种却并未熄灭,年仅34岁的毛泽东怀揣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决心在家乡湖南再次燃起战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组织秋收起义,毛泽东在安源结束了一次军事会议后,便连夜启程前往铜鼓。他故意打扮成商人模样,挎着背包,望着清冷的夜色,向着目的地进发。一路上,他不得不绕过敌军的重重封锁,选择崎岖难行的小路前行,才得以避免遭到发现。

行军的征途并不轻松,毛泽东的双脚很快就磨出了一个个鲜红的血泡,钻心的疼痛让他无法继续前行。幸运的是,有浏阳县委书记潘心源相伴,他雇来了一顶轿子,让毛泽东得以稍作休息,继续向前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于,毛泽东和潘心源抵达了张家坊,这里距离铜鼓已不远了,但敌人却在此布下了严密的封锁线。此时的毛泽东虽已是党内知名人物,却还未成为众人皆知的伟人,他们只是普通的革命党人,一旦被发现就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二. 绝境中的智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家坊这个小镇上空笼罩着一片肃杀的阴云,到处都是国民党的镇压力量。毛泽东一行人刚在当地一家破旧客栈里安顿下来,就遭到了挨户团的突然袭击。

一伙手持梭镖的彪形大汉踢开客栈的大门,质问着三人的来历。幸运的是,潘心源及时用本地话圆满应对,并出示了从安源煤矿开具的证明信,这才将危机暂时避开。然而,就在三人以为风波平息时,挨户团的头领却狞笑着下令:"你们三个的行迹可疑,今天不走也得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见形势危急,潘心源焦急万分,地下党员易子义更是摩拳擦掌,准备拼个鱼死网破。唯有毛泽东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仍能保持冷静头脑,他阻止了两人的鲁莽行为,耐心分析道:"现在逃跑已经来不及了,遇事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淡定。"

毛泽东自有算计,当即提议三人乖乖被押解至国防局,免遭拷打毒打。一行人很快就被挨户团簇拥着押往了国防局,街道两旁已经拥挤了一大批被捕的无辜平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国防局,几名挨户团员正打算给毛泽东他们捆绑上绳索时,毛泽东竟突然从随身携带的包裹里掏出两个闪闪发亮的银圆,悄悄塞进了一名挨户团员的手中。那名挨户团员会意,连忙拦阻了其他人,使了个眼色表示这三人不用捆绑。

就这样,毛泽东一行人在没受到任何拷问和审讯的情况下,被关押进了国防局的囚室。眼见局势渐有好转,毛泽东先是松了口气,而后立即开始部署下一步的逃脱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 艰难中的转机

虽然暂时脱离了被捕的危险,但毛泽东他们并未就此放松警惕。因为一旦被敌人识破身份,后果不堪设想。为了彻底摆脱重重围困,毛泽东开始密谋逃脱之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他们需要改变易被识破的外形特征。毛泽东将自己的头发剪短,易子义则把自己的八字胡子全数剃去。为了防止被人认出,他们还买来几件质朴的农民衣裳,以此伪装成为普通农人的模样。

次日一早,毛泽东他们就在狱卒的押解下被带出了国防局。途中,毛泽东留意到有一名老农正在路边砍柴,便对他使了个眼色。那老农会意,等到三人经过时,故意将担子里的柴火洒落一地,阻挡了押解他们的狱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这个瞬间,毛泽东豁然拔足狂奔,易子义和潘心源也随后跟上。几名狱卒愣在原地,怔怔看着三人远去的背影,直到老农招呼他们时,才猛然回过神来,急忙追赶上去。

一路上,老农不时故意将柴火抛洒阻挡,为三人争取了宝贵的逃生时间。毛泽东则竭力疾走,很快三人就甩开了追兵,暂时脱离了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逃命的道路并不平坦,为了躲避更多的追捕,毛泽东他们唯有绕开大路,走那些鲜有人烟的小路和山径。一路上,他们只能食些野果和树叶果腹,在夜里就栖身于树丛或山洞中,靠着星月为引航前行。

就这样,三人一连数日都未曾好好睡上一觉,饥寒交迫之下,体力早已接近透支。有一次,潘心源因力竭而无法再继续前行,毛泽东和易子义只得背着他在崎岖山路上艰难跋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他们以为就要陷入绝境时,一阵动物啼鸣声突然在耳畔响起,待三人循声而去,发现居然是一座隐藏在树林间的村落。这时,一位老翁正挎着木柴从村外走来,看到三人狼狈不堪的模样,不由得睁大了眼睛。

四. 逃亡路上的曲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老翁正是前面那位曾助三人脱困的老樵夫。见三人狼狈不堪的模样,他当即将他们领进了村落,安顿进了自己的草棚。

老樵夫对三人说:"你们一定是遇到什么危险逃命来的,现在跑得太累了,先在我这里歇息几日。"说着,就熬了一锅热腾腾的野菜汤,让三人暂时充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等三人连连道谢,不知这位仁翁竟是如此热心肠。吃过简单的野菜汤,他们总算恢复了些许体力。

老樵夫告诉三人,这村子地处深山老林,平日里就连国民党的追兵也鲜有人来,暂时是一处绝佳的藏身之所。得知此处暂无虞患后,毛泽东便决定在此歇脚两三日,恢复体力后再另作打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子里除了老樵夫还有几户人家,生活十分朴实。毛泽东为了掩人耳目,决定在村中假扮成农人,为老樵夫帮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日三餐全靠野菜和山间的野味果腹。

白日里,毛泽东就和老樵夫一起到山里砍伐树木,晚上则帮着村民们喂养家畜。虽然生活简陋,但毛泽东反而感到十分自在。他乐于与村民们交谈,解答他们对外界的种种疑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三人在老樵夫的照应下,在这偏僻的小村中躲避了一个多月。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躲藏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有一天,几名国民党的士兵竟沿着小路走进了村子,幸好他们只是在寻找一伙逃犯,没有盘查村民。

此事令毛泽东他们大为惶恐,老樵夫也慎重地说:"你们三位还是尽快离开这里为妙,沿原路返回,前路太过凶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 革命之火终燎原

老樵夫的忠告令毛泽东深有感触。虽然他们暂时摆脱了追捕,但只要革命的事业尚未成功,就永远没有真正的安全和自由。为了不辜负老樵夫的一片赤诚,毛泽东决定尽快离开这个偏僻的小村,重新回到革命阵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老樵夫的帮助下,三人混入一支前往永州的货运车队,很快就抵达了永州地下党的接应点。此时的永州正是大革命力量的集结重地,毛泽东在这里重逢了王尚谦、贺龙等老革命战友。

一番热烈的拥抱和话别后,毛泽东立即着手部署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他意识到,光靠游击战术是无法真正打败国民党反动势力的,必须依托人民群众的力量,发动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武装起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毛泽东他们开始暗中积蓄武装力量,发展革命党员,并在湘赣边界一带的贫苦农村中广泛宣传革命理念,为日后的起义做好充分准备。

终于,在1927年9月的一个夜晚,湘赣边界一带的枪声响彻云霄,成千上万的贫苦农民和革命党人手持从地主家里征收的枪支,向国民党的县城发起了总攻。这就是著名的秋收起义。

毛泽东亲自指挥作战,在进攻中显示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短短几个小时,就有11个县城相继被攻陷。此次起义声势浩大,遂成为震撼中原的开天捷径。

就这样,毛泽东带领着赤贫的农民们,用血与火开辟出一条新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事业注入了新的生机。而那位曾在关键时刻施以援手的老樵夫,也从此成为了毛泽东心中永远的恩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