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这一源自古老东方的艺术瑰宝,以其独特的织造技艺和瑰丽多彩的艺术风格,赢得了世人的瞩目与赞叹。它不仅仅是一种纺织技艺,更是中华民族千年文明的传承与延续。每一幅缂丝作品,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展现着东方美学的深邃与博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缂丝的世界,领略这一古老技艺的无穷魅力,感受它所传递的深厚文化底蕴与独特艺术魅力。

千年技艺传不绝,传统匠心续新辉

缂丝作为丝织工艺品种之一,其起源不晚于公元7世纪,流行于隋唐时期。在隋唐时期,传统的缂毛工艺经过中原巧匠的本土化改良,逐渐形成了富有本地特色的缂丝花样。有观点认为缂丝起源于汉代,因为在蒙古出土的汉代“山石树”丝织残片,其织造方法与后来缂丝的织造方法相同,这为缂丝起源汉代的说法提供了实物证据。

缂丝技艺经过漫长的岁月洗礼,逐渐成熟并达到巅峰。隋唐时期,缂丝技艺已相当成熟,被誉为“一寸缂丝一寸金”,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宋代更是缂丝发展的高峰,图案雅致,色彩古朴,南宋时期工艺更加精细,色彩过渡自然,立体感强同时铸就了缂丝里程碑的宋缂丝也叫本缂丝。进入明代,缂丝技艺又有所改良便形成了明缂丝,明缂丝的出现也为缂丝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清末以后,缂丝技艺逐渐衰落,战乱时期更是几乎停滞不前。

值得庆幸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缂丝技艺得到了恢复与发展。特别是本缂丝技艺的复原,更让缂丝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这一复原工作离不开王晓星的父亲——王玉祥先生的不懈努力,他成功复原了失传已久的本缂丝技艺,使更多人能够欣赏到这一古老工艺的神韵。本缂丝表面特征明显,厚重而精致,展现了中国艺术的妙境,被誉为“雍容华贵,唯妙大气”。如今,缂丝技艺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继续传承着中华文明的精髓。

缂丝技法显神韵,传统织造焕新辉

织与绣,这两种技艺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织,作为历史更为悠久的技艺,奠定了绣的基础,所以说先有织后有绣。“通常人们口中的‘缂丝绣’其实是对缂丝与绣技两种工艺的混淆,从实际制作技艺上看,这是不准确的。”王晓星告诉记者,这两种工艺在物质形态上存在显著差异。织,是以梭子经纬交错,形成紧密一体的平面织物。缂丝无疑是织的工艺中的佼佼者,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它的每一根线都经过精心织造,浑然一体,呈现出极高的耐磨度,远胜于绣。而绣更侧重于在织物上创造出丰富的图案和色彩,用针线在布面上正反穿梭,线迹浮于织物表面。因此,织与绣,实际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传统工艺技法。

关于缂丝的织造技法,尽管“通经断纬”的说法颇为常见,但实际上更准确的描述应为“通经回纬”。王晓星展开深入细致地讲解:“在缂丝的织造过程中,纬线并非简单地横穿,而是来回穿梭,与经线紧密交织。为了确保织物的坚固与图案的完整,缂丝艺人通常每隔三毫米左右便巧妙地用一种颜色的纬线勾住邻近颜色的纬线进行连接,这种搭梭技法使色与色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了整体,既强化了织物的结构,又让图案更加紧密与完整。这一独特技法使得缂丝织物在正反两面皆能展现出相同的精美图案,成为缂丝技艺的一大魅力”。

缂丝之所以有“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正是因为其工艺之独特。当我们迎着光线举起缂丝作品,色彩间的微妙缝隙仿佛呈现出一幅精心雕琢的画卷。而在这细腻的缝隙中,又隐藏着许多细密的点,它们正是通过搭梭和戗色等技法精妙地连接而成,展现出缂丝工艺的卓越与非凡。这些点不仅连接了色彩,更连接了历史与文化,让缂丝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

缂丝工艺融国潮,传统现代共生辉

缂丝,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其独特的技法和艺术内涵让人叹为观止。在过去,南通宣和缂丝研究所曾与一些中国奢侈品牌合作,将七种缂丝技法集于一身,创作出令人瞩目的《鸾凤双栖牡丹》缂丝华服。这件作品不仅在北京时装周上大放异彩,更在2010年被首都博物馆作为当代成衣的典范收藏,足以证明缂丝工艺的艺术价值和社会认可度。

“我们也在尝试将缂丝工艺应用于更日常、更亲民的产品中。比如,我们推出了改良的中式正装,其中袖子、领口等部分采用了缂丝工艺,使得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得以融合。同时,我们还设计了一些女士手包,利用缂丝工艺进行局部制作,既简化了成本,又保留了缂丝的独特魅力。此外,我们也提供定制服务,根据客户喜欢的图案进行织造,然后缝制成各种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王晓星举例说。

当然,缂丝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美誉。面对所有消费者,尤其是普通消费者,推广缂丝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毕竟,缂丝的制作工时极长,即使不考虑其艺术价值,完成一幅小作品也需要至少一两个月的时间。但正是这种精湛的工艺和悠久的历史,使得缂丝成为了一种奢侈的象征。“我们目前主要面向追求高消费、对收藏级物品有浓厚兴趣的群体进行推广。”王晓星进一步解释说,“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忽视普通消费者的需求。相反,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探索,找到更多将缂丝工艺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一传统工艺的魅力。我们深知,不能让这一精湛的技艺在我们手中荒废,更不能为了短期的利益而粗制滥造。我们要用心、用情、用技去创作每一件作品,让它们成为后人的历史,为我们民族的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缂丝数字化路寻,精髓保持两平衡

在缂丝技艺的传承与普及上,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的潜在作用也备受关注。

首先,这些技术为缂丝技艺的推广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通过互联网,缂丝作品可以被更多人看到,从而提高其知名度。同时,数字化技术也可以帮助记录和保存缂丝技艺的历史和资料,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理论上,电脑技术可以模拟缂丝的织法,进行图案的自动排版。然而,缂丝技艺的精髓在于其手工制作的独特性和精细度,这是机器难以完全模仿的。因此,在实现批量生产的同时,如何保持缂丝技艺的精髓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现代电子技术的一些应用价值。但在缂丝传承这个特定领域,电子技术可能并不是必要的。缂丝的技艺包括了复杂的织法、左右手的力度控制,以及脚的配合等,这些都是目前电脑或机械无法完全模仿的。”王晓星表示。实际上,非遗传承的不仅是技艺本身,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文化现象。人做出来的缂丝作品是有生命的,它们能够反映出制作者的心情和状态。“比如,当制作者心情愉悦时,他的作品可能更加细腻、色彩丰富;而当心情不佳时,作品可能会稍显粗糙。这种生命力和个性是机器制作的产品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我们应该珍视并传承这种具有生命力的非遗技艺,而不是简单地追求机械化和批量生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保护和传承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王晓星说。

缂丝技艺承传统,挑战未来铸辉煌

当前,整个大环境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已经十分友好。国家和社会对非遗传承人的地位给予了极高的认可,并表现出深深的尊重。地方政府也积极行动,通过宣传推广和邀请参与各类展会,如每年的深圳文博会等方式,对非遗文化进行扶持。王晓星说道:“政府的支持只能提供一部分助力,真正的传承和发展,还需我们自身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包括我们丰富的文化。的确,我们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非遗文化更是拥有百年以上的深厚底蕴。比如缂丝,这项技艺已经传承了几千年,其历史之悠久,远超过许多国外知名品牌。我们要把这样的故事讲出去,让世界了解我们的文化。

但在传承缂丝这一传统工艺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传承本身。传承人的匮乏和后继无人的问题尤为突出。许多人起初对缂丝充满兴趣,但面对其高难度和所需的耐心,很多人选择了放弃,期待能够快速获得回报的心态使得他们无法坚持下去。因此,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是缂丝工艺传承的关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团善昌南·最美传承’公益项目提供了相关支持。项目致力于鼓励非遗传承人开展师带徒的活动,为就业困难人员赋能,补贴师傅的物料费、材料费和工时费等开支,使学徒无需承担学费,甚至每月还能获得2000元的补贴,以此消除他们的经济顾虑。然而,能否真正学好并坚持下去,还需看个人的努力和造化。我们期待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培养出更多真正热爱并致力于缂丝工艺传承的人才。”王晓星说。

王晓星,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中国办公室副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三带能手、江苏省产业教授、南通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南通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南通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崇川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宣和缂丝研制所副所长、南通缂丝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