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自2015年武鸣区撤县设区后,城市污水系统建设和流域水污染治理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障碍之一。在此背景下,由广西环保集团牵头发起设立的广西环投流域环境治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环投流域公司”)应运而生。

横纵联合 打造“生态+”新型生态环保工程

生活污水通过厌氧区、缺氧区、沉淀池等多个步骤,最终流出的是达到一级A类排放标准的清水,从管道口向河流欢快地流淌……“这就是两江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厂区的日常景象,生活污水经过配套管网进入厂区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处理后的污水再经过滤布滤池和紫外线消毒池处理,就可以直接进入江河湖海。”环投流域公司污水处理厂技术人员在现场介绍。

2021年9月,武鸣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三河两岸流域治理工程正式开工。由广西环保产业投资集团牵头,联合中交一公局集团、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广西富鸣城投集团共同建设,打响了武鸣区流域综合整治攻坚战,标志着环投流域公司首次打造推出“生态+”新型生态环保工程,主要包括水利工程、控源截污工程、内源污染消减工程、生态恢复工程、生态补水工程、水环境信息智能化工程等,也标志着环投流域公司踏上为武鸣区城镇近73万群众和排污企事业单位绘就“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生态画卷新征程。

武鸣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是自治区重大项目,总投资26.3亿元,建设内容分为武鸣区下辖9个乡镇的污水及配套管网建设和“三河两岸”流域综合整治,充分融入骆越文化元素及武鸣壮乡特点,打造新型生态环保秀丽景区。

点水为净 “化污为清”污水处理成效初显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黑臭水体根源在岸上,核心是管网,关键在污水治理思路。在项目建设期间,污水处理厂均未通自来水通电,但厂区建设刻不容缓,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在此情况下,环投流域公司迎难而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采用啃硬骨打硬仗的工作态势全速推进工作。分析污水治理思路、展开研讨制定应对方案、合理部署施工计划,统筹资源配置……仅用三个多月时间,环投流域公司完成武鸣区太平、宁武、罗波、两江等9座镇级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工程的主体设施建设,实现通水通电,做到管网建设总体目标73.732千米,完成率100%,入户管网完成8.26千米,完成提升泵站建设15座,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总处理规模为5250立方米/天,污水经过处理后可达到国家一级A类标准。

“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我们面临着许多不利条件,但大家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攻坚克难,彻底改变武鸣区9个乡镇没有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历史。”环投流域公司负责人介绍。

久久为功 持续提升黑臭水体治理成效

2023年2月23日,东门河环境治理工程正式开工,为加快项目进度,早日让民生工程惠及千家万户,环投流域公司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长制久清”的技术路线,加快补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短板,集中力量消除黑臭水体。截至2024年4月,环投流域公司控源截污工程红线内累计清表完成25759平方米,东岸场地平整2.58万平方米,完成便道1.3千米,完成东西岸驳接围堰;组织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巡查工作20次,对发现的23项隐患进行整改,整改率100%。

在项目建设的同时,环投流域公司通过文化手段宣传治水理念,让周边居民充分认识到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创建“环境治理先锋 守护生态壮乡”党建品牌、“常清学堂”培训品牌,组织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开展管网巡查”等活动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不但项目施工得到配合和理解,还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通过环投流域公司的宣传宣讲,我们了解了黑臭水体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珍惜水、爱护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武鸣区市民纷纷感慨道。

朝阳升起,一湾碧水蜿蜒而去。环投流域公司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力争将武鸣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打造成为标杆工程、品质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德政工程,为保障民生福祉、守护绿色生态“中国壮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黄佳佳、钟远翔、陈丝雨、韦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