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习惯的动物,所以,养成良好的习惯永远都是至关重要的。
——坤鹏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七卷第八章(中)

原文:

这里是“一个铜球”,这个就是我们所制作的。

我们由铜料与球形来制成“这个”;

我们将形式赋与这个特殊物质,其结果为一个铜球。

解释:

这里的“一个铜球”,就是我们所制造成的。

我们把铜的质料与球的形状相结合而制造出了“这个”;

我们把形式赋予这个特殊的质料——铜,结果就是一个铜球。

原文:

若说要制作的是一般球形的怎是,那么球形又由什么来制作?

制造物必须有某物为它的前身。

解释:

如果说要制造球形的怎是(本质)本身,当然也必须用同样的方式来制造,

也就是说,球形的怎是也必须有某个东西是它的前身。

这个东西又是什么呢?

原文:

每一制品均将成为可区分的两部分,其一必然是物质.另一必然是通式。

解释:

每一个制成品都可以区分成两部分,一个必然是质料,另一个必然是通型。

原文:

假如球形是“每一点与其中心的距离均相等”这样一个图形,

以此通式为中介,一以现其为球形,一以成其球于某些物质之中,而其综合体则为一铜球。

解释:

如果球形是“所有距离一个中心都为相等的点的集合”这样的图形,

那么,以此通型为介质,一来呈现球的形状,二来成其球于某质料中,而则综合实体则是一个铜球。

原文

从上面这些说明,这可以懂得所制造的不是通式或怎是,而是一个由此取名为铜球的综合实体,

在每一被创制的事物中,物质总是在内的。

解释:

基于上述的说明,可以得知所制造之物绝非通型或是怎是(本质),而是一个因此而得名为铜球的综合实体,

每一个被制造成的事物中,内在的总是质料。

原文:

这综合实体一部分为物质,另一部分为通式。

解释:

这个综合实体,一部分是质料,另一部分则是通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文:

于是,在个别的球体以外是否有一球式,在砖木之外另有一房屋通式呢?

解释:

那么,个别的球体之外是否存在一个球的通型,砖木之外是否另外有一个房屋的通型呢?

原文:

要是这样,“这个”就永不会生成,

通式的涵义是“如此”,不是“这个”——不是一个确定了的事物;

但艺术家由“这个”制作一个“如此”,或父亲由“这个”生育一个“如此”;

在既诞育之后,这是一个“这个如此”。

解释:

如果这样,具体的“这个”就永远都不会生成,

通型的意义是“如此”、“那样的”、“这类”,而非具体的、确定的“这个”,

比如:房屋的通型,其意义是让所有房屋“如它”、是它“那样的”、是它“这类”的,而不是具体的、现实的“这个”房屋;

这样,形式的意思就表示“如此”、“那样的”、“这类”的,亦即表示一个“类”或“种属意义下”的“类”了。

这就是抽象的与质料相分离的形式了。

这就是相当于他在范畴篇里讲的“类”,

即亚里士多德称之为“第二实体”的思维抽象物,

而不是在第七卷中讲的与质料结合的“第一实体”了。

所以,亚里士多德在这里规定的这样的形式是“类”的概念,是与质料相分离的形式。

但是,艺术家由具体的“这个”制造出了一个“如此”,正所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或是父亲由具体的“这个”生育了一个普遍的“如此”——人;

在生育之后,这个成了一个具体的“这个如此”——他的儿子。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