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段惟妙惟肖的夕阳画卷描写,出自宋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记录自己少女时期在溪边愉快出游、尽兴而归的美妙场景,她是这么说的:

我时常会想起,在溪边凉亭附近玩耍的情景,常常是玩到尽兴时,已是日落黄昏,酒醉微醺而找不着回家的路,快速拨动着船桨探寻方向,却闯入荷花更深处,惊扰了一群鸥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李清照记忆里的那些快乐无忧的时光,却随着北宋的山河覆灭从此一去不复返。

北宋王朝在经历了“清明上河图”式的繁荣过后,国家军事却在金国铁骑面前土崩瓦解。

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北宋灭亡。

天下风雨飘摇,各处烽火连天,李清照的生活,从此也再无安稳可言。

北宋灭亡后,国家陷入一片混乱,各地叛乱开始激增,李清照和赵明诚为避祸患,也开始南渡漂泊。

鞍马劳顿,道阻且长,夫妻二人多年心血收藏的金石古玩字画,也在逃难过程中,接连不断地散落。

1129年,赵明诚任江宁知府。一天深夜,乱党叛变,身为地方长官的赵明诚,不仅没有坚守岗位指挥戡乱,反而用绳子从城墙上逃跑了,事后被朝廷革职。

李清照这个看似弱柳扶风的女子,也替丈夫深感羞愧不已。

当他们夫妻逃难至乌江时,李清照望着当年楚霸王项羽挥剑自刎的地方,心潮激荡,脱口作出一首名垂千古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赵明诚站在李清照的身后,听着她一字一顿的深沉吟诵,羞愧至极。

心灰意冷的李清照,本打算和丈夫归隐山林,聊度余生,然而,途中又收到朝廷调令,任命赵明诚为湖州太守。

当李清照还没有从亡国之耻、丧宝之痛中走出来,她的生活再次遭受致命打击。

南宋建炎三年,也就是公元1129年夏天,酷暑当头,赵明诚急着赶路去湖州赴任,结果途中不幸中暑,他又病急乱投医,吃了大量寒凉的药物,导致适得其反,一病不起。

李清照得知,连忙赶来照顾丈夫,然而,赵明诚此时已病入膏肓,大夫也无力回天。

李清照眼睁睁看着丈夫,在病榻上奄奄一息躺了两个月左右,便丢下她撒手人寰。

赵明诚临别遗言,就是要求妻子李清照,能守护好他们多年珍藏的金石古籍,完成夫妻二人共同编撰的《金石录》收尾工作。

从此,曾经恩爱有加,比翼双飞的夫妻二人,被迫天人永隔,余生的路,只剩下李清照一人形单影只,身世飘零。

那一年,李清照已经四十五岁,无儿无女,孤苦无依。

山河震荡,家破人亡,李清照的生活一落千丈,她从诗书茶酒花的名门夫人,沦为漂泊不定的亡国遗孀。

雪上加霜的是,丈夫赵明诚去世不久,就流言四起,竟有人诬陷说赵明诚不仅弃城,还把上等玉壶献给了金兵。

刚刚遭受丧夫之痛的李清照忍无可忍,她决定拼上性命也要为丈夫讨回清白!

李清照悲愤交加,她明白自己的丈夫,虽然有过临阵脱逃的懦弱之举,但是绝不会做出叛国之事!与其让皇帝疑心,不如带上宝物亲自献上以证清白!

随后,李清照带着夫妇俩全部的珍藏,一路南下追赶远去的朝廷,急切地前去给皇帝献宝。

她不顾自己体弱多病,一路追寻着国君逃难的路线,颠沛流离,然而,现实再次令她备受打击。

李清照兜兜转转追了一年多,却总是国君前脚走,她后脚才到,因为国君逃难是快马加鞭,而李清照一个弱女子,又带着沉重的书籍行李,哪里追得上!

更令她痛心的是,这一路上,她视作生命的这些金石古籍,也陆续被乱贼匪徒抢掠一空。

兵荒马乱中,李清照孤身一人,几度出生入死,陷入走投无路的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