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浙江频道

台州市路桥区路北街道作为路桥主城区,下辖10个社区、6个村。近年来,为打通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路北街道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社区、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五社联动”模式,推动多元主体破圈融合、合作共治,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基层治理路径,全力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让“幸福邻里”出圈。

塑造“一社一品” 拉长优势链

“这是我们社区的家风家训文化长廊,设置了家风文化展板,张贴了文化活动剪影,可以看到,这里涌现了无数的家风家训模范,‘家和万事兴,家风永流传’也当成为我们这一代人骨子里的印记……”5月13日,路北街道和兴社区党委副书记李正富带领居民参观家风家训文化长廊,向居民介绍文化长廊的故事。

洋洪社区组建“益路向‘洋’”服务联盟,搭建社区共建共享共治平台;和兴社区开展“和乐常兴”社区综合体服务,推动服务项目与基层党组织有机融入;铭泰社区为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开展“泰泰托”公益托管服务……为深入挖掘社区资源优势及禀赋文化,延伸社区文化内涵,路北街道积极搭建平台,引导社区在对居民需求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持续开展品牌项目,打造有温度、有韧性的社区特色品牌,以“一社一品”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

推行“一事一议” 打通治理链

“太谢谢社区了,没有社区,这个事情一下子也谈不下来,说不定矛盾越来越深。”近日,柯阿姨来到路北街道马铺社区阿杰调解室,不停地向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原来,柯阿姨将店铺出租了,因店铺退租金问题,与租客发生了纠纷,双方各执一词、协商不下,最后走进了社区阿杰调解室,寻求帮助。“和气生财,我们大家都退一步,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在阿杰调解室工作人员的耐心劝解下,双方达成协议,握手言和。

马铺社区的阿杰调解室,由专职社工、党员、乡贤为主体组建,发挥熟人社会优势,帮助居民化解各种矛盾纠纷。2024年以来,已成功化解邻里矛盾纠纷9件,成功调解率达100%。

路北街道商贸产业聚集,流动人口众多,这给社会治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为此,路北街道实行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联动共治共建共管机制,按照“一事一议”原则,推动“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管”,破解了一批基层治理的难题。同时,路北街道发挥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提升辖区平安值。

聚焦“一老一少” 构建服务链

“快看,我的花快做好了,等下送给妈妈,她一定很开心。”5月11日,和兴社区举行“以爱之名 以花为礼”主题活动,居民代表、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齐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用毛线编织花朵,礼献母亲节。

“阿婆,这是我们刚做好的食饼筒,您快趁热吃吧。”近日,五洋社区联合银行开展“品味传统 乐享食光”美食分享会,并为辖区老人送上美食,弘扬敬老、爱老、助老风尚。

“紧扣‘一老一少’群体需求,路北街道指导各村社区,积极对接各项资源,打造量身定制的专业化服务,构建‘一老一少’全生命周期服务链。”路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蔡晨介绍,“如,路东社区搭建了银龄学堂、居家照料室等多个养老服务场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洋洪社区推出了儿童围棋公益课堂,每周日为小朋友们开启奇妙的围棋之旅等等。”

“路北以为民惠民作为出发点,聚焦重点人群,不断聚合基层服务力量,延伸基层服务阵地,探索基层服务模式,全力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托起居民‘家门口的幸福’。”路北街道党工委书记罗威说。(李美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