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热映,很多朋友对这样一个问题非常关心:长津湖大败,美国人为何不敢使用原子弹?

在电影中,反复提到美国远东司令麦克阿瑟和总统杜鲁门,为是否该使用原子弹而纠结。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用本文和网友来进行浅论。(只敢说是浅论,但绝对保证资料的真实和可靠性)。

事实上,当年的朝鲜战场,确实曾多次被核阴影笼罩。

一:麦克阿瑟丢脸,核阴影笼罩

1951年4月11日,对“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来说,显然是个难忘的日子。

当日,一份从美国本土传来的广播声明,替代了平时正常节目的播出。声明由美国第33任总统杜鲁门签发,其中有几句对麦克阿瑟来说,是相当刺耳的:

我免去麦克阿瑟的各项指挥权,并已命令李奇微中将接替他的职务。

得到消息后,麦克阿瑟跟他的夫人通了一个电话,说了句:“珍妮,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尽管说这句话时,他刻意表现出轻松和冷静,但身边的副官们都知道,当时的他是非常愤怒。他认为:就算是佣人和清洁工,都不至遭此激烈的解雇方式。

当然,不管是从出身还是从资历来说,麦克阿瑟都是有资格生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麦克阿瑟被称为“美国军队的上帝”,在美军军史上几乎是一个半神话式的人物。美国海军上将哈尔西曾表示:

即使他身着文职服装,也能立即认出他是军人。他在阐述观点时所具有的遣辞能力无人能比。

对于这样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来说,李奇微在他眼里真的算不上什么大人物,杜鲁门让他来接替自己,无疑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那么,为何杜鲁门会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呢?这显然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事,其中涉及到美国的政治、麦克阿瑟和杜鲁门在美军战略上的分歧,等根源性矛盾。

而除了这些根源性问题外,显然有一个导火索,这就是:麦克阿瑟在朝鲜战场上不能让人满意的表现。

1950年6月下旬,朝鲜南北内战爆发。而后,美国带着他的“小弟”们,组成了所谓的联军,由仁川登陆,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而同时,麦克阿瑟又下令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他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谴责,以如此嚣张、霸道的方式,直接干涉中国内政。

10月中旬,毛主席在深思熟虑18天后,一锤定音。10月19日晚,我军13兵团跨过鸭绿江。

得知中国已经参战,麦克阿瑟仍不以为然。甚至,他还在感恩节的第二天,亲自飞往战场,以一如既往地自信告诉战士们:你们很快就可以回家过圣诞节了。

这就是所谓的:圣诞攻势。

最后的结果,大家已经看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装备不如人家的情况下,让“圣诞攻势”成为了一个国际大笑话。

当美陆战第1师仓惶逃离长津湖战场时,麦克阿瑟在杜鲁门心里,就与那个“神话式”的人物有了一定的距离。

那么,面对如此硬骨头的志愿军,麦克阿瑟就没有动过使用原子弹的念头吗?

答案是:早在介入朝鲜战场之初,他就曾多次提出过这一请求。而在“圣诞攻势”失败后,这一意愿则更为强烈。

使用原子弹的效果如何,美国在日本人那里已经得到过证实。

因此,当麦克阿瑟率部在前方参战时,美国本土关于是否应着手研究对朝鲜、中国东北等地实施核打击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津湖战役的时间是在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它是中美第二次战役中的决胜之战。而就在11月30日,杜鲁门在美国参加了一场著名的记者招待会:

在招待会上,记者问他:“总统先生,您对朝鲜的事态打算如何应付?”

杜鲁门回答:“同以往一样,我们将采取任何必要的步骤,以应付军事局势。”

记者再问:“那是否包括使用原子弹?”

杜鲁门则非常肯定地表示:“包括我们拥有的任何武器!”

这样的对话,是不是很有意思?上一次美国人使用原子弹是何等机密,但这一次却如此高调。事出反常必有妖!

虽然杜鲁门在此后的答疑中,提到了他关于使用原子弹的大量顾虑。但当天的报纸上出现的标题,仍然是:“美国将考虑使用原子弹”。一时间,整个朝鲜战场,甚至不夸张地说:全世界都笼罩在核阴影中。

那么11月30日,当杜鲁门在开这个带着“恐吓”性质的招待会时,前线战场又是怎样的情形呢:

在30日这一天,我军在詹大南将军的指挥下,27军集中了两个师的兵力,使用全军所有炮兵,围攻了美军7师31团。这个团,就是所谓的美军王牌“北极熊团”!

所以说,核恐吓对钢铁志愿军,其实是没有起到作用的。这一点,英国人、法国人,当时其实都是看明白了的,唯有麦克阿瑟似乎一直没搞清楚状况。

美军在前线战场的节节失利,让麦克阿瑟对使用原子弹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为了挽回“军中之神”的颜面,他频频在公开场合提到“原子弹”这3个字。

而与此同时,他在美国本土的众多老朋友,即由一战、二战将领组成的各种右派势力,也都站在他的一边。

气急败坏的麦克阿瑟,甚至已经想好了该如何使用原子弹,即:投20-30颗轰炸中国。(这一数字,后来随着一份战后密档的解密,被锁定为26颗。因为不敢断定是否完全可信,大家可当成一个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了麦克阿瑟一派的疯狂鼓吹,种种关于原子弹的消息也就铺天盖地了。

甚至,有消息指出:1950年12月份,美国在朝鲜半岛的一艘航母上,就已经装载了原子弹。虽然这些原子弹当时还未装配好,但已被充当应急计划的一部分,随时待命。

二:杜鲁门面对的压力

麦克阿瑟如此强烈地表示:要使用原子弹。那杜鲁门,为何在关键时候却硬是没敢用呢?对此,军史专家们分析出的原因很多,包括:

一来,美国有核武器,苏联也有。

1949年8月份,苏联老大哥成功地试爆了首枚原子弹。这就意味着,美国不再是唯一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也意味着,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在核武器技术方面趋于走向一个平衡。他们之间的博弈,将变得越来越慎重。

二来,美国当时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军事目标。

我们都知道原子弹属于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但有一点大家不要忘记了:任何一种武器,都会有它的适用场合,以及最佳打击目标。

1945年8月份,美国人对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了原子弹。为何选择这两地?因为广岛是日本工业重地,具有大量军事基地;而长崎是日本南部最重要的海港,一旦炸了它,日本的损失将非常惨重。

因此,一般认为原子弹的打击目标主要有这样几个:军事重地(特别是炮兵阵地)、军队集结地、重要港口及机场重地。

军史专家们认为,当年的朝鲜战场上并没有这样的攻击目标。中朝军队也都比较分散,原子弹很难有着力点。

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用原子弹,不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还会让美国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核威力”在世人面前被降低。

除了以上两点外,还有一个杜鲁门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国际社会的压力。

这一点,正是他跟麦克阿瑟最大的分歧点之一:麦克阿瑟是个军人,他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赢;而杜鲁门是个政客,他需要考虑的显然要更多。

杜鲁门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开提到原子弹后,就引起了不少盟友的恐慌。

当时,各盟友的大使们都纷纷打电话,向美国使馆询问情况。欧洲的各大报纸上,也纷纷谴责美国这种试图扩大战场的做法。

其中,英国人的反应是最激烈的。英国首相艾德礼在96小时后,到达美国,质问杜鲁门。同时,英国参谋长会议还直接致电麦克阿瑟,说了一句大实话:

在我们看来,如果在朝鲜使用原子弹,不仅不能有效地阻止中国军队的前进,而且还将会使局势变得更加糟糕,苏联空军将不可避免地参加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英国人当时还算是比较理智的。他们至少看清楚了两个问题:

其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不可阻挡,与他们是否使用原子弹无关;

其二,苏联对整个局势的影响。

当时,就连在野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也曾站出来说话,认为美国人使用原子弹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

处于这样的情况下,杜鲁门显然不敢轻举乱动。

不过,让杜鲁门无奈的是:麦克阿瑟显然无法理解他的难处,也不太听他的指挥,仍然多次高调地表示将使用原子弹。而这,也是麦克阿瑟被撤职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此,杜鲁门在其撤职原因里,还特意加了一句:

我深深遗憾地得出结论,陆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在有关正式职守的问题上,不能够全心全意地支持美国政府的政策……

三:毛主席在原子弹问题上的高瞻远瞩

在对待原子弹的问题上,毛主席就已经表过态了。1946年,他曾当着一位美国记者的面指出:原子弹是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

这并不是忽略原子弹作为一种武器的威力,而是特意强调:这种武器的使用者如果是反动派,那它就不可怕。而在决策抗美援朝上,毛主席的这种态度也并未改变。

出兵朝鲜,是毛主席一生中做的最艰难的决策之一。

自8月份起,美军就不断侵扰我东北边境地区领空,多轮的轰炸和扫射,让中国东北地区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此后,周总理曾对美国当局发出严正警告,告诉他们:“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

无奈,这话美国人没有听进去。

1950年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当天,毛主席收到了朝鲜方面的正式请求,请求我们出兵援助。从这一天起,到10月18日晚上21点,毛主席经历了18天的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18天里,他多次夜不能寐。

摆在主席面前的问题很多:

1950年,新中国的钢产量为60万吨,美国的数字是8772万吨;

1950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为100亿美元,美国的数字是2800亿美元;

这还仅仅是工业和农业上的差距。而军事装备上的差距则是这样:我军当时仍是“小米加步枪”,而美国有着当时世界第一流的现代化武器。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咱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美国人有原子弹。这个问题,是回避不了、逃避不了的。不少人就因为这一点,对战争的前景忧心忡忡。

这些问题,毛主席当然明白。于是,在1950年8月9日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9次会议上,毛主席特意提到此事,他指出:

我们要准备战争打起来的时候,不是小打,而是大打;不是短打,而是长打;不是普通的打,而是打原子弹……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弱点,跟着你,最后打败你。

也就是说,毛主席从一开始就没有回避原子弹的问题。

但同时,他也在这次会议上,明智地提出了美国人的诸多问题,这就是著名的美军3大弱点。而在这3大弱点里,毛主席把这一点放在了第一位,即:

战线太长,从柏林到朝鲜。

这一问题,也就是我们前文中提到的美军不敢轻易使用原子弹的根源之一。因为,当时美国人的战略重点仍然是在欧洲。英国、法国等美国盟友不让美国使用原子弹,也是这一原因。他们一直认为美国的重心应该在欧洲,不在远东。

毛主席做战争决策有一个重要特点,是他在1948年1月份提出的,后来被概括为: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在面对原子弹问题上,我军也是这一态度。在入朝前和入朝后,我军就有意识地为准备迎接原子弹做了大量准备:

一来,入朝前,我军从上到下就反复跟战士们普及、介绍原子弹;

二来,入朝后,志愿军利用朝鲜山区多、丘陵多的现状,挖各种防空洞,修防御墙。

大家不要小看这些准备工作,正是因为做了这些,才能让志愿军面对早期的美军核威胁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而打仗,往往靠的就是这股决心。

打到后期,杜鲁门下台,艾森豪威尔成为第34任美国总统。当年为了赢得选票,艾森豪威尔就曾信誓旦旦地表示:将光荣地结束朝鲜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随着艾森豪威尔的上台,原子弹问题又再一次被美国人摆到桌面上。而麦克阿瑟也在这时候,再一次“跳”了出来,向艾森豪威尔进言。

但此时,美国人的心思以及战局的发展,毛主席早就有了把握。在最后的谈判环节,毛主席的策略是:谈还是要谈,打还是要打,和还是要和!

因此,整个谈判过程是在时打时谈、甚至边打边谈的情况下进行的。部分担心核威胁的人认为:再这样下去美国人要是丢下一颗原子弹,必然会引起世界大战。

毛主席对此有自己的想法,此时的他已经不相信美国人会使用原子弹了,他指出:“五年、十年、十五年不可能爆发世界大战!”同时,他也预测出再这样打下去,对美国会非常不利。

在那样的情形下,主席能做出这样的判断,无疑是高瞻远瞩的。事实证明,他没有说错。

后来,周总理在访问苏联时,斯大林这样点评毛主席的这些想法,他说:“毛泽东的估计是对的!”斯大林这话,评价的是毛主席从始至终对核威胁的态度;也是评价他对战局的宏观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1950年10月志愿军入朝,到1953年7月美国人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近3年的时间里,美国人一次又一次地拿原子弹说事。到最后,他们得到的不过是自乱阵脚而已。

而中国人民志愿军,从未惧怕过这些核恐吓。咱们按照自己的节奏,打出了一场让全世界都不得不服的立国之战。

尾声:

抗美援朝结束后,毛主席在1954年10月18日的一次会议上,再一次提到了原子弹。他说:

帝国主义估量你只有那么一点东西,就来欺负我们。他们说“你有几颗原子弹?”

这次会议后不久,1955年1月份,钱三强、李四光等知名科学家,被请进了中南海。毛主席对他们做出了明确的要求:“现在到时候了,该抓原子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咱们下定了决心要搞自己的原子弹。

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中国成为了第5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从此,核威胁对我们再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我们热爱和平,但也不惧怕战争。当年“小米加步枪”时是如此,如今成为军事强国后也是如此。这一点,希望仍与中国作对的部分人、部分国,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