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老家客厅的椅子上,目光呆滞地望着墙上的老式钟表。今天我刚刚从母亲的葬礼上回来,心中充满了惆怅和迷茫。

母亲走了,我和父亲张开只剩下彼此。张开在母亲病重的那几年,就不再正常工作,整天躲在屋子的一角怒吼。我不得不承担起家里的一切责任。现在母亲也不在了,我感到无依无靠。

我起身准备为还在癫狂中的父亲张开倒一杯水。当我抬头一看时,张开不知何时已经站在门框下,手里提着一条绳索。

我惊恐地问:"爸,你这是在干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开声音冷静地说:"我活得太久了,是时候去陪你妈了。"

我大喊着:"不要,爸!"眼泪立刻夺眶而出。我扑上前去试图抢过张开手中的绳索,但我的父亲力气太大,我没能抢过来。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张开在门框上打了一个结,然后站上凳子,把头套进套索里。

"爸,住手啊!"我抽泣着大喊,突然回忆起,张开并不是一直这个样子。

十年前,张开还是这个小县城里一名受人尊敬的中学语文老师。他热爱文学和历史,课堂上目光坚定,娓娓道来,深受学生欢迎。

然而好景不长,张开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奶奶,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张开毅然放下工作,全心全意地照顾起年迈的母亲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还记得,奶奶病得最重时,有一次拉着张开的手反复地问:"你是谁啊?你是谁啊?"张开脸上泪水纵横,却还是软声细语地跟奶奶解释。

奶奶去世后,张开明显变了。他开始无缘无故地暴跳如雷,有时晚上还会突然从梦中惊醒,大喊大叫。

我和妈妈试着劝他去看心理医生,但张开坚决不去。"我只是太想奶奶了。"他说。妈妈也渐渐生病了,身体每况愈下,我不得不承担起照顾她们两人的重任,心力交瘁。 我绝望地大喊:"爸!住手!"我知道如果再这样下去,我的人生中最后的亲人就要一去不复返了。

我狠下心,向着张开飞扑过去。我一下抱住了父亲的腿,让他失去平衡,我们两个人跌在了地上。张开暴怒地大吼,一边试图踢开我,去够掉在不远处的绳索。

我死死地抱住父亲。"你不能这样离开我!还有那么多人等着你回去上课!"我嚎啕大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开神色黯然:"可我已经失去自己了。"

我愣住了。我这才意识到,之前一直在照顾癫狂的父亲,我从未仔细地看过父亲内心的痛苦。

我鼓起全身的勇气,开口对父亲倾诉。我说起奶奶虽然最后认不出父亲,但她一定很爱很爱父亲。我说起父亲小时候捉蚂蚱的趣事,说起父亲大学时候自编自导的话剧有多精彩。

我终于明白,之前我一直在尽力照顾生病的母亲和不正常的父亲,却忽略了父亲内心的巨大创伤。父亲表面看起来疯癫不堪,其实内里早已崩溃得千疮百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不起,爸,我不该让你一个人承受这些。"我流着泪说。我伸出手,轻轻地、用尽全身温柔地抚上父亲的后背。

许久,张开终于抬起头来,泪流满面。"我好想她。"他哽咽着说。我心里明白,父亲是在说她的妈妈,自己的母亲。

我搂住父亲,我们一起痛哭。在这一刻,多年来的孤独、绝望、悲伤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当我们都哭够了,我抬起头,用力握住父亲的手:"爸,我们不能永远活在过去,不能让悲痛禁锢住我们。我们还有彼此。"

张开闭上眼睛,点了点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那天起,我开始帮助父亲走出悲痛。我每天去他的房间,陪他聊天,看老照片,读他喜欢的唐诗宋词有时候也会拉着他出去走走。

张开开始渐渐恢复语文教师的身份。他首先是在家里对我讲古文课文,语气从容,条分缕析。几个月后,在镇上中学重新走进课堂,开始只给高三文科班授课。

学生们发现,新老师彬彬有礼,渊博学识,只是脸色憔悴。但他的眼神是亮的,语气字字铿锵。

他们私下打听,原来这就是传说中十年前辞职的顶级好教师。他们更起劲听课,生怕错过教师口中一个字一个句读。 张开也渐渐感觉工作带来的意义和责任感重新点燃了他生命中的希望之火。

我天天期盼着父亲下班回家,看他一天天恢复生机的样子,心中巨大欣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时常自言自语:"妈,你放心,我会照顾好爸的。我们会活下去,会比以前快乐的。" 我知道,母亲就在天上听见了。

有一天放学后,几个高三学生主动来找张开聊天。一个叫小李的女生红着脸说:"张老师,我特别喜欢你上的课。其他老师上课我总觉得啰嗦,但你讲课特别有条理,我听着很有安全感。"

张开笑了:"那是因为我以前天天给你们豁子讲课,练就了这门手艺。"

"什么?!"学生们瞪大了眼睛。张开指着我说:"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女儿豁子。"

我有些害羞,对着张开的学生笑了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李开心地说:"原来张老师你家里有这么漂亮的小姐姐!"

我和张开对视一笑,他说:"是呀,多亏了豁子,这才有了今天的我。"

我看见父亲眼中重新燃起的斗志,不禁红了眼眶。

从那以后,每当有家长来学校找张开,问到他为什么十年前突然离职的原因,他总是语带感慨地说起当年母亲患病、自己精神崩溃的历程,最后感谢我没有放弃他,把他重新拉回了现实生活。

有几位职员老师听说了这番经历,红着眼眶跟我说:"豁子,你真了不起。张老师能重新振作,你功不可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每次听到这番话,都会想起我和父亲抱头痛哭的那一晚。我心里明白,张开之所以能重拾希望,我的努力固然有用,但更重要的,是那一夜父亲终于打开心结,敞开心扉接纳了我的关爱与支持。

有一次放学后,我去接父亲下班回家。推开办公室的门,我看见他独自坐在桌前,低头翻阅着一本画满了批语的试卷,时不时拿起红笔在上面圈画。

阳光透过窗户在他微微发白的鬓角上镀上一层金边。我突然意识到,父亲正迈向他人生另一个巅峰。 我轻手轻脚地走到他身边,在他抬头迎接我的目光中,眼眶一热,泪水夺眶而出。

“怎么了?”张开关切地问。

我抱住他,埋进他怀里。“没事,就是突然很高兴。你看起来复原得这么好,好像回到以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开拍着我的背,轻声道:“都是你,我亲爱的女儿,帮了我这么多。”

我摇摇头,抽了抽鼻子:“我们互相帮助。你也帮了我很多。”

我们就这样搂在一起。过了一会儿,我直起身来,擦干眼泪:“走吧,回家。今晚我烧你最爱吃的酸菜鱼。”

张开眼中放光,快步跟我走出教室。

那天晚上,我们久违地一起吃了顿丰盛的家常饭。张开摸着圆滚滚的大肚子,夸奖我的厨艺越来越好了,我笑着端走了碗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完饭,张开在自己房间忙碌了一会儿就出来找我,神秘兮兮地说有东西要给我看。我好奇地凑过头去。

“这是什么?”只见父亲脸上洋溢着羞涩而骄傲的神色,双手捧着一本皮面朴实的笔记本。

“翻开看看。”他递到我手上。

我小心翼翼地翻开泛黄的笔记本。登时,我瞪大了眼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开点点头,眼圈也红了:“我总想着,等你长大成人,可以拿这本日记回忆我们一起度过的时光。”

我们重新结下了不解之缘。

转眼之间又过去了两年光景。张开如今已经完全恢复了教书育人的热情,并重新担任起了语文组组长的责任,颇有校领导之风。

而我也考上了省内一所双一流高校的新闻系,每周末都回家看望父亲。

人生总算步入正轨。可我时常会想起那本《豁子成长日记》,然后感慨万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我和父亲之间经历的那些风风雨雨,才构成了今天我们亲密无间的关系。正像父亲常说的:“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但这就是我们的故事。” 是啊,那段日子发生的一切,将永远烙印在我和父亲的记忆中。

写得很简单,大多是家常琐事。买菜、做饭、洗衣、整理家务的种种。在繁重的家务劳动中,我亲爱的母亲还经常写些对我和父亲的思念与牵挂。

看得我泪如雨下。母亲那般娴静温柔的一个人啊,她的一生竟然就这样虚度在需要别人照顾的病痛中。我多么希望时间能倒流,让我有机会好好陪伴她,报答她那无微不至的爱。

这时我听见父亲的脚步声。他走进我的房间,关切地看着泪人的我,轻声问我怎么了。我哽咽着将母亲的日记递给他。父亲面带怀念和心疼的神情,也落下了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依偎在一起,页页翻阅,时时回忆。翻到母亲生病期间的日记时,字迹已明显颤抖,只字片语,不再有长篇大论。

我和父亲十指交握,泪流不止。我轻声道:“妈妈一定很想我们。”父亲点点头,用力握了握我的手。

这一晚,久违的,我们三口之家在记忆中重聚。母亲的遗物唤醒了那些美好和遗憾,让我们心中升起记忆的火苗,许久不能自已。

从那以后,父亲开始认真地整理母亲的遗物。母亲的衣物被妥善收纳,日记本装订整齐,母亲生前喜欢的花瓶、桌布这些日用品也在客厅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开始主动学着做母亲写在日记里的菜式。起初想象中鲜美的滋味难以重现,不免有些失落。但我坚持下来,渐渐习得了妈妈的手艺与诀窍。每每端上一道道怀念的饭菜,父亲眼中都会浮上一层水光。

“真的越来越像妈妈的手艺了。” 他常这样赞叹。

我会微微一笑,眼帘也跟着湿润。 有一天,父亲兴致勃勃地拿过我刚做的红烧排骨,在上面撒了点葱花,就着米饭大口地吃起来。

我笑吟吟地看着他,说:“爸,我跟你说个秘密。这道红烧排骨,是照着妈妈的食谱做的,但我偷偷改进了一些步骤,比如用胡椒粉增加了些许辣味,你尝出不同没有?”

父亲抬起头来,眼睛亮晶晶的:“嗯,的确比原来的味道更香更鲜,就是这么回事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会心一笑,点点头:“我在学妈妈的菜式的同时,也试着加入自己的心意,这样既保留了她的原味,又增加些不同的滋味。你觉得这样做的意义大不大?”

父亲放下碗筷,认真地看着我:“当然很有意义。这就像我们回忆逝去的人时,既要珍藏他们生前的点点滴滴,也要活出自己的人生。豁子,你走上了一条非常棒的道路。”

我忍不住红了眼圈,站起身给了父亲一个大大的拥抱。

从那时起,父亲开始主动组织我们一起活动,比如周末去母亲喜欢的公园散步,寒假时回老家扫墓等等。

我发现父亲变得越来越健谈,开始和我滔滔不绝地讲起他和母亲当年的种种趣事来。

我也会絮絮叨叨地跟父亲讲大学里发生的点点趣闻。渐渐地,家里弥漫着久违的烟火气息。

我们像最要好的朋友一样对坐聊天,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到深夜。而这股暖流,都源自我们心底最深处对母亲的怀念。

我知道,妈妈就在那里,注视着我们。她一定为我们感到骄傲和欣慰。

又是一年春天。母亲的忌日到了。

我看见父亲的眼眶有些湿润,但很快他就用力眨了眨眼睛,脸上露出坚定的神情。

我们在墓前蹲下身子,一起低声地念起了母亲生前最爱听的唐诗《静夜思》。

父亲的声音蕴含着厚重的情感。这是他赠予挚爱的母亲,最动人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