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进一步解决特殊困难老年人看病难等问题,花都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通过链接花都区慈善会资源,开展“慈善+”陪诊就医服务,提高老年人就医动力,让其更好应对身体机能的衰退,提高社区老年人养老生活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年人患病率高、慢性病多、并发症多等,这些让他们成为了医院的“常客”。大到医院看病,小到乘车排队、检查缴费都需要电子扫码,部分老年人弄不懂、扫不了、站不住、等不及成为现实难题……如果子女不在身边,谁能为老人提供帮助?花都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展“慈善+”陪诊就医服务,全程陪护不熟悉看病流程或行动不便的老人们,而他们的细心和靠谱,让老人看病不再麻烦。

据了解,在陪诊过程中,花都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陪诊员细致入微,提前到老人家里,并检查其是否带齐就医资料,如病历、身份证及过往检查结果等,之后规划好就医路线。陪诊员小王表示,不同失能情况的老年人,陪诊路线规划也是不一样的,如需要考虑是否轮椅出行,是否需要无障碍车出行,是否需要爬楼机协助上下楼梯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婆婆,是一位年近八旬的独居长者,其子女定居外地。她患有慢性病,且常年处于独居状态害怕看病,担心看病吃药要长期服药,而极少到医院看病,病痛的时候偶尔会找到区中心倾诉。于是区中心陪诊员小王与护士通过前前后后十来次探访和动员,给她普及医学和保健知识,于近期陪同陈婆婆到人民医院就诊就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生问诊的过程,由于陈婆婆听不懂普通话,陪诊员小王也就成为问诊过程的沟通桥梁。期间,陪诊员多次鼓励陈婆婆,安抚她的心情,使得她怕看病的心情逐步安定下来,最终顺利完成医生问诊,并在就诊结束后,协助其取药,叮嘱医药医嘱,指导其后续在家用药。“自己量血压就很紧张。很少看病,你们就是我的家属,有你们在,自己都安心很多!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陈婆婆激动地说。

花都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自开展“慈善+”陪诊就医服务以来,已累计服务将近60人次,更是为了方便有需要的失能长者陪诊就医,开发线上小程序下单→陪诊员接单→上门陪诊准备(规划路线)→医院陪诊就医→诊后用药指导→结单评价等规范流程,让家属放心,让长者安心。

来源: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图文:谢继文 黄慧文 通讯员 谢映娜 潘秀娣

编辑:花小点

“花都融媒视频号”内容推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