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奴似虎狼,犯我台儿庄。燹戮燃仇愤,危亡挺脊梁。

——佚名

台儿庄战役,是一场震惊海内外的大战。

在这场战役中,我国29万英雄儿女与武装到牙齿的日军鏖战不休,展现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民国时期一个县长的回忆:

在台儿庄战役后,他光是在战场上捡到的枪支弹药,就高达好几个马车。

台儿庄战役到底有多惨烈?这次战役对我国又有哪些意义?

暴雨前夕

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

彼时日本侵略者风头正盛,饱受蹂躏与屈辱的中华民族渴求一场胜利,鼓舞国民的士气。

而日本呢?

又深知中国战略纵深的优势。

如果打持久战,他们必输无疑,力求打一场闪电战,实现其“侵略中国”的痴心妄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场大战在台儿庄展开了。

彼时的台儿庄不过是一个小镇,并不具备什么丰富的资源。

但其是徐州的咽喉。

而徐州,又是贯通南北的咽喉。

小小的台儿庄由于地理上的特殊,被中日双方所重视。

李宗仁坐镇徐州,亲自为台儿庄的攻守制定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底层军人呢?

将刺刀磨得发亮,决心与日寇决一死战。

国军上下虽然罕见地团结一致,但局势对台儿庄守军而言却不容乐观。

原因有二:

一是日军久经训练,武器精良,又先后攻克了上海、南京两座大城市,士气正旺。

而台儿庄守军呢?

虽有极高的爱国热忱,但彼时的中国极为虚弱。

装备落后不说,士兵的训练亦不容乐观。

据抗战老兵回忆:当时往往三四个中国士兵,才能对对一个日本士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国军常见的内斗问题。

当时李宗仁和蒋介石的关系很不好。

汤恩博、韩复渠等国军将领也为了保持实力,而不愿和日军硬碰硬。

李宗仁的将军的处境真可谓是内忧外患,但李宗仁作为抗日时期有名的大将,有八风不动的气魄。

在不利条件中寻找有利条件,从有利条件中寻找获胜的契机。

蒋介石当时有一支川军队伍,带头的是王铭章。

国民党军阀以保持实力为重,但面对这支队伍,却像是面对一个烫手山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也很简单,这支军队的军纪太差了。

这支川军是有名的“双枪军”。

他们一手拿着长枪,一手拿着烟枪,这样的军队能有多少战斗力?

但对危机重重的李宗仁而言,苍蝇腿再小也是块肉,大手一挥,纳入了麾下。

同时,李宗仁还打起了张自忠的注意。

张自忠治军极严,他手下的59军军纪严明,敢打敢拼。

装备在国军内部也算得上精良,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但当时张自忠将军由于过于耿直,看不惯国民党的一些行为,被迫赋闲在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李宗仁只有硬着头皮,去求蒋介石。

好说歹说,才让这位抗日名将重回了战场。

残酷的战争

战争开始了!

台儿庄的29万名英雄驻军,面对着来势汹汹、穷凶极恶的敌人。

布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口袋阵。

一个穷凶极恶的侵略者,就这样被包了饺子。

而凶名赫赫的矶谷师团又向台儿庄,这座弹丸小镇,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

在矶谷师团的攻势中,最令台儿庄守军头痛的是日军的大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波又一波的炮火,压制了装备孱弱的国军。

但国军战士在此时展现出了英雄本色,就拿高鸿立军长来说吧。

他不过是国军的一个中层军官,但在国难之际,也展现出一个中国人应有的骨气。

他和部下一人拎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大刀。

怀揣着八枚手榴弹。

冲进了敌军阵地,将雪白的刀锋捅进敌人的胸膛。

有的战士在身受重伤后,毅然决然地拉响了手雷,和穷凶极恶的敌人同归于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有的战士尽管伤痕累累,依旧用枪打、用刀刺,甚至用牙齿咬,誓要与日军血战到底。

日军的濑谷支队闯入了台儿庄,想要在台儿庄掀起血腥的屠戮。

但中国守军怎么能让他们如愿以偿?

他们展开了肉搏战、白刃战。

中国军队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以及对侵略者的痛恨。

打破了日军的攻势!

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军的燃料、子弹见了底。

而日军的士气,也被消解的七七八八,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厌战情绪。

面对如此情况,即便是凶恶的日军首领也不得不撤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李宗仁将军,怎么会让这群豺狼全身而退?

于是中国空军派遣了27架飞机,连续轰击日本残余部队。

这些残暴的豺狼,终于感受到了人民的怒火。

台儿庄大捷了!

这个消息,瞬间化成了报纸上的铅字,广播的电波,传遍了大街小巷。

每一个中国人都仿佛看到了一线希望,日军不是三头六臂的罗刹,他们也是可以战胜的!

英国媒体路透社在1938年4月8日:

台儿庄大捷,中国一方面借其伟大之顽强,屡次摧毁向之侵略之敌人,一方面又开始发现其军事才能与团结力量……

一个民国县长的回忆

李同伟,民国时期的一个县长。

在台儿庄战役的时候,他负责安顿百姓,做出了不错的功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战争结束后,为了更新国军战士的武器,李同伟亲自带人打扫现场。

在刚刚平息的战场中,举目四望,所见者一片凄凉。

即便是见多识广的军人。

见到如此惨状,也不由得潸然泪下。

一番打扫后,李同伟共收集子弹几十万发、步枪两百余支、轻机枪二十余挺、炮弹四十多箱,一共装了十几个马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武器被运往全国各地。

分发到一个又一个战士的手中,向侵略者倾吐愤怒的火焰。

若干年后,为人祖父的李同伟。

常常坐在故乡的葡萄架前,与儿孙讲述那段经历。

用沙哑的声音,讲述和平的可贵与可爱。

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会有这样深刻的感悟。

台儿庄战役,虽然结束85年了。

但台儿庄战役,却一直在人民的心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众,自发来到台儿庄大博物馆。

他们或是手持白花,或是手写挽联,纪念着先烈的英灵。

这或许就是中国民族,历经千年依旧繁荣昌盛的原因吧。

致敬先烈!中国军人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