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白鸭,鸭何辜?

青天在前不敢呼,得钱卖命代人死,妄冀剖腹可藏珠。

——郭光启

在清朝时期。

由于封建统治者的颟顸不已,在官府内流行一种名为“宰白鸭”的行径。

什么是宰白鸭?

说来也很简单,就是某人在犯罪之后,不想受牢狱之灾,花钱请人顶罪。

此事在清代极为常见,朝廷屡禁不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狠心的父母,甚至为了获取巨大的利润。

不惜让自己的亲生骨肉,当成待宰的白鸭,酿成了一桩桩冤剧。

那么,在历史上有哪些宰白鸭的案例?

这些案例又造成了什么影响?

人伦惨案

在清朝时期,有个名叫陈其元的官员,文采斐然。

写过一本《庸闲斋笔记》的书,在这本书里面,曾经记录过一篇宰白鸭的案例。

此时,陈其元之父陈鳌。

在福建做官,有一次发生了场案件,一个雄壮汉子被人谋杀。

当时刑侦技术并不发达,陈鳌与幕僚为破案一筹莫展。

这时忽然有一少年投案自首,陈鳌喜出望外,连忙开堂审理此案。

但一看到那个少年,陈鳌不由得眉头紧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说:此事怕有蹊跷。

这个少年面黄肌瘦,双眼无神,一看就营养不良。

而被害者体格雄壮,筋肉虬起。

少年就算手持利刃,怕也不是这个壮汉的对手。

陈鳌为官清廉,并未草草结案,而是在堂下对少年做足了思想工作。

一开始,少年还能一口咬定,他就是凶手。

但俗话说:蝼蚁尚且偷生。

在陈鳌的心理攻势下,少年的防线渐渐被突破,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陈鳌这才知道,原来这个少年就是传说的“白鸭”。

而出卖他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亲生父母。

而卖儿子所获得的银两,不过区区数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鳌为人正直,想为少年讨一个公道。

但他却发现,在“明镜高悬”的朝堂下,根本没有人在意少年的死活。

少年的父母,甚至催促陈鳌赶紧处刑,他们好获得尾款。

陈鳌即便浑身是胆,但又怎么能拗得过整个衙门?

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少年,一步步地走到处刑台上。

清朝,为何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说破天,不过一个“穷”字。

在封建社会,人民的生产力极度低下

一年四季,忙忙碌碌,连最起码的衣食都无法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没有什么有效的避孕手段,孩子也就越生越多。

多一个孩子就多了一个饭碗,最多了一份支出。

人在饥寒交迫当中,难以再秉持道德。

卖儿顶罪的事情,也就屡见不鲜。

同时,在清朝的时候,当官的也要面临上级的破案压力和老百姓的舆论压力。

如果一件大案不及时攻破,对其仕途大有影响。

清朝的时候,破案手段又极为有限,要想抓到真凶谈何容易?

于是各路官员,心知大堂下是只待宰的白鸭,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葫芦官乱判葫芦案,草草了之。

王树汶案

少年案虽然令人动容,但只在文人内部小范围传播。

要说清朝影响最大,性质最为恶劣的“宰白鸭”案。

莫过于王树汶案。

王树汶的故事,还得从光绪五年说起。

当时河南镇平县有个大盗,名叫胡体安。

平日里最爱为非作歹,无恶不作。镇平县一听胡体安的名字,就恨得牙痒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胡体安出去抢了一户人家。

他将这户人家洗劫一空后,不忘出言威胁。

但他没想到,他这次可踢到了一块钢板上。

被抢的那户人家是当地有名的官宦子弟,很有一些人脉。

被抢之后,心中一口恶心不吐不快,竟然托关系,将官司直接告到了司院衙门。

当时的河南巡抚下令,必须将胡体安捉拿归案。

胡体安见来者不善,决定寻一只白鸭为自己顶罪。

他寻来寻去,最终将自己的目光,锁定在了自家的烧火工王树汶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树汶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

没什么本事,根本不会找自己的后账。

胡体安将自己的计划和王树汶一说,王树汶把脑袋摇的像是一个拨浪鼓一样。

他可不想白白枉死,胡体安闻言凶态毕露,抽刀威胁。

在白脸唱罢,又开始唱起了红脸。

许诺自己在本县人脉极广,王树汶在他庇护下,肯定能够安然无恙。

王树汶毕竟青春年少,又没多少文化。

他哪里能想到,如果胡体安真有这样通天的本事,怎么能求自己做待宰的羔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他被上了枷锁,稀里糊涂地进了牢房。

王树汶的身材极为瘦弱,根本就没人相信,他是个杀人如麻的土匪头子。

但王树汶,曾在该县担任捕役一职。

和县太爷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有那些吃斋念佛的老太太,为王树汶吊了几颗慈悲的泪。

但也是蚯蚓上墙——无能为力。

一开始王树汶还想翻供,但耐不住严刑拷打,也就慢慢麻木了。

在一个阴云滚滚的日子里,王树汶被人簇拥着来了刑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刑场的气氛极为阴暗,王树汶忍不住喊了起来:

——“我不是胡体安,我叫王树汶,大人,我冤枉啊!”

幸好当时的监刑官不是本地人。

他事情背后另有隐情,急忙将王树汶松绑,再次进行审问。

这件事情终于水落石出,包庇胡体安的官员纷纷受到了惩罚。

但凶手本人呢?

早就跑了,竟然得了一个善终的结局。

这件事当时轰动了清朝,人们在对这个孩子报以怀疑的同时,不由得发出了一个疑问?

胡体安这么一个血债累累的案犯,为何能够混到捕役的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窥一斑以见全豹”。

这样的案件让每一个人都知道。

曾经富饶的大清已经一去不复返,离树倒猢狲散,不不远了。

从两个案件中我们不难看出,封建社会对人心的恶化。

父母为了一点银两,而出卖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而一个小小的捕役,就能让一个孩子失去自己的性命。

幸好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黑暗事件已经永久地成为一段历史,再也不会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