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月17日与18日,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上海市公安局、英租界闸北巡捕房突然大规模出动,一下子在上海三马路的东方旅社、天津路的中山旅社等处,密捕了共产党干部30多人,内有 10人是中共省、市委领导。

这些人中,不但有中共早期的领导人何孟雄、林育南,也包括著名“左联”的进步作家李求实、柔石、冯铿、胡也频、殷夫等。

2月7日,宁死不屈的24人在上海龙华刑场被秘密杀害,"龙华血案"震惊了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

两年后,鲁迅悲愤地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龙华二十四烈士案"也为中共党史留下了一段难以解开的谜底:敌人如此准确地分头在租界内抓捕多人,谁是告密者?谁是叛徒?

被捕者都是党内骨干

何孟雄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第一批50多名共产党员之一,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领袖,曾任中共北京地方委员会书记,湖北省委组织部部长,江苏省委常委、农委书记,沪西、沪东、沪中区委书记等职。

他在短暂的一生中,除四次被敌人逮捕外,还四次挺身而出反对党内的错误路线。

林育南1922年初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林氏三兄弟”林育英(张浩)、林育容(林彪)皆是中国早期的革命者。

中共成立之后的一个“大手笔”——“二七”大罢工,林育南是主要领导人之一。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林育南在湖北转入地下斗争,先后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中共湖北省委代书记、上海沪东区委书记。

1929年11月在上海参与筹备第五次全国劳动大会,被选为全国总工会执委会委员、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余被捕的人员中多数也是党的省、市级领导:如南京市委书记等职的恽雨堂和他的夫人李文、上海总工会秘书长龙大道、上海市总工会青工部部长欧阳立安、山东省委组织部部长王青士、上海闸北区委宣传部部长蔡博真、共青团上海闸北区委书记伍仲文、上海总工会组织部部长阿刚等人。

同时被捕的李求实在党内也是有影响的人。

李求实亦名李伟森,湖北武昌人,1919年爆发后参加学生运动, 1921年7月参加共存社,不久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夏,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6年春回到上海,先后任两广团委宣传部部长、湖南省团委书记。

1930年5月至6月参加筹办并出席在上海举行的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担任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准备委员会上海办事处负责人。

其余几名也是进步作家、革命者,例如柔石。

1928年10月,柔石在鲁迅的帮助下与崔真吾等几位文学青年组成了朝花社。其间,他创作了中篇小说《二月》和短篇小说集《希望》。

1929年秋,中共中央决定组建一个鲁迅为首的左翼作家联盟,柔石参加了左联的筹备工作。左联成立后,柔石被选为执行委员。

1930年5月,柔石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柔石与胡也频、冯铿以左联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

或与反对王明有关

1930年12月份,共产国际代表米夫来到上海,准备将他的亲信王明扶持上马。

米夫首先把王明树立为反"立三路线"的英雄和”国际路线的忠实代表",随即授意中共中央改组江南省委。

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后,江苏省委改为江南省委,管辖上海和(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任命王明为临时江南省委书记。

王明上任后不久,便主持召开了一次书记联席会议,在会上拋出了他那套比“立三路线”更"左"的理论。

为了扫清掌权的障碍,王明把攻击矛头对准了何孟雄,公开点名批判何孟雄在“立三路线的掩盖下发挥自己一贯右倾机会主义的思想”,要大家"与之进行坚决斗争"。

何孟雄发言,都遭到王明的强行制止,直到何孟雄提出严正抗议,王明才不得不让其发言。

何孟雄以“立三路线”造成的严重损失为依据,严厉驳斥了王明的言论,并对王明在党内进行宗派活动、破坏党的团结的错误进行严厉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孟雄、缪伯英夫妇)

1931年1月7日,在米夫的一手操纵和策划下,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了六届四中全会。

为了确保王明能够在六届四中全会上台,米夫对参加会议的人员作了"精心"安排。王明不是中央委员,米夫利用共产国际代表的权力,经中共中央同意,确定了15名不是中央委员的人参加会议。

本来参加中央委员会的非中央委员没有表决权和选举权,但米夫为了使王明上台,不惜违背党的组织原则,竟然强行决定这15名列席会议的人享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何孟雄等不少人对米夫压制党内民主、破坏党的组织原则、不择手段保王明上台的恶劣做法十分气愤。

1月8日,何孟雄、罗章龙与林育南等16位出席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的代表,召开了一次“反对四中全会代表团会议”。

这次会议随后又发出了《反四中全会代表团告同志书》。由此,在党内掀起了一场反对六届四中全会和王明上台的浪潮。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向忠发虽然还是党的主要领导人,但大权已经被被米夫、王明、博古等人所控制。

王明上台后,立即掀起一场反“右倾”斗争。

他不但在全党公开点名批评何孟雄,而且在江南省委也把批判何孟雄当成头等大事来抓。

米夫、王明给何孟雄扣上了“反对共产国际”的帽子,并宣布要开除他的党籍。

为了彻底纠正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的错误路线,何孟雄、林育南、李求实等人经过硏究,决定召一次会议,研究反对王明的措施。

被捕后壮烈牺牲

1931年1月17日,林育南、何孟雄等分别在上海汉口路的东方旅社和天津路的中山旅社开会,就在会议进行中,他们几乎同时被国民党军警包围和逮捕了(史称“东方旅社案”)。

一次事件竟使如此之多的中共机关遭到破坏,使如此之众的党内干部(皆为反对王明派别的人)遭到逮捕(其中数十人被秘密枪决),不可不谓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