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字的农妇生了3女1男,其中老二天生有病!邻居劝她:扔山上吧…女人不听劝,坚持要养。二十多年后,邻居傻眼了:农妇竟培养出了4个研究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菊有4个孩子,前三个都是女儿,老四是儿子。其他三个孩子都很健康,唯独老二陈兴佳一生下来就有病。

她患有骨关节肥大综合症和合并双下肢淋巴水肿。刚出生时,陈兴佳的脸、手、和脚就比正常孩子的大一倍,显得特别奇怪。

别人都劝陈菊,“你上边已经有一个闺女了,她也是个闺女,又长这副模样,不如趁早丢山上,又没人知道…”

陈菊听了没说话,默默地流泪,她没有理会那些劝告,还是好好地把陈兴佳抚养长大了,并把她培养成了研究生。

“妈妈,谢谢你,你用行动告诉我,只要坚持,一切都可以改变。是你的那句“不信命”,让我走到了今天。”陈兴佳对母亲感谢道。

这一路走来,她的母亲为了她,实在付出了太多太多。

因为她的脚大得异乎常人,市面上根本买不到合适的鞋子。每晚母亲就在昏暗的灯光下为她纳鞋底,纳了一双又一双。

“妈,你纳那么多干什么?一时又穿不完…”陈兴佳不解地问母亲。

“有空就多做点儿,把你成年后的鞋子都做了!万一我突然死了,怕你没鞋穿…”母亲陈菊为这个二女儿操碎了心。

当老大,老三,老四的同学来家里玩,陈菊没什么表现;可是当老二的同学来了,她立刻表示出极大的热情,“进来坐!这儿有好吃的,你们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怕老二被同学孤立,找不到朋友,所以对她的同学,格外地好。

在生活上,陈菊会偏爱老二多一些,毕竟她患病嘛,需要额外照顾;但在学习上,陈菊对4个孩子一视同仁。

她经常对孩子们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学习,就不用干活。如果不学习,就跟着我干活,反正家里有干不完的活儿!”

陈菊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她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但就她没得读书,一直操持家里。

后来,她的兄弟姐妹读书毕业后,都有了很体面的工作,就她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

她不愿意儿女们重蹈她的覆辙,所以总叫他们好好学习,尤其是对老二,她要求更是严格。

别人都劝她,“你们家老二陈兴佳,就算大学毕业,估计也找不着工作,何必浪费这个钱呢?”

陈菊知道,其他三个孩子能跑能跳,万一没学上,也能找到工作。但老二唯有读书这条出路,因此坚持送她上学。

有一次,她肚子很疼,蜷缩在床上,但是没有钱去医院。她怕就这样走了,于是跟陈兴佳交代说,

“我要是死了,你一定要告诉你爸让你上学。你不上学不行,以后别人会嫌弃你的。你读书毕业后,还能给人写写字什么的,能养活自己…”

陈兴佳深受感动,决心不辜负母亲的期望。只是身体原因,导致她有心无力,尽管她很努力,但她的成绩,还是家里最差的。

可是陈菊逢人便说,“别看我这闺女长这样,她可聪明了,我几个孩子,她最聪明…”

陈兴佳被夸得不好意思,母亲说,“人都是夸出来的,我不夸你,难道指望别人夸你?成绩好坏不要紧,你尽力了,就是最棒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母亲的一次次鼓励,让她有了面对生活的勇气。

有一次,陈兴佳去修自行车,“师傅,修车不?我车漏气了?”

师傅在里屋应着,“修!修!马上来!”

师傅走出来,看到陈兴佳大脸、大手、大脚的样子,如同见到怪物,连忙摆摆手,“走走!不修了不修了!”

她觉得十分委屈,从小到大,因为这浮肿的身躯,没少歧视嘲笑。今天,竟然连修车师傅都歧视她…

她只好推着漏气的车子,哭着走回家。母亲了解原委后,安慰她,“不管别人说啥,咱不信命,只要努力,就能改命!”

为了治好这浮肿的身体,陈兴佳做过6次全麻手术,以及数不清的局部手术,可是有时候效果却不是很好。

因为生病,陈兴佳高三时总是上几天学就休几天假。在家时,母亲给她泡草药,洗腿,扎针。

腿上还会流难闻的黄水,把被褥都弄湿了。母亲总是耐心地帮她换洗,从未流露过嫌弃的神色。

陈兴佳却觉得很绝望,“我这样活着有什么用啊,妈这么为我吃苦,我活着她不跟着我受罪嘛…”陈兴佳想到了自尽,她决定用被子捂死自己。

后来太难受,她放弃了,便坐在那里哭。母亲知道后,哭着激励她,“毛语录里讲,同志在最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陈菊没读过书,只背得几句毛语录。她常常用语录里的话鼓励孩子们。

在妈妈的鼓励下,陈兴佳一路读到了研究生。姐姐是博士后,妹妹和弟弟也都是研究生。他们的学费,都是靠父亲打工,母亲在家里干农活,一毛一毛地攒出来的。

“我和她爸爸一辈子挣的钱,都给学校了。”母亲总是这样笑着对别人说。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陈菊吸取了自身教训,不辞劳累拼尽全力托举孩子,她坚信:只要坚持努力,一切都可以改变!

她做到了,一家四个高材生,为这位伟大的农村母亲点赞!祝愿她身体健康,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