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吉尔吉斯斯坦的领导人扎帕罗夫公开声明,备受瞩目的中吉乌铁路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此消息公布前不久,扎帕罗夫刚与中国铁路工程集团的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这两则新闻共同传递出一个信号:中吉乌铁路的规划与技术问题均已得到妥善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究竟为何要兴建中吉乌铁路呢?当前,无论是从内蒙古的满洲里、二连浩特,还是从新疆的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出境的中欧班列,其路线均需穿越俄罗斯。由于东欧地区的俄乌军事冲突对铁路运输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因此开辟一条新的中欧班列线路显得尤为迫切。

中吉乌铁路一旦建成,中欧班列将能够从新疆喀什地区出境,途径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以及土耳其,最终抵达欧洲。这条新线路能够比其他传统线路缩短近900公里的距离。尽管距离上的缩短看似有限,但更为关键的是,新线路能够大幅减少通关和货物运输时间,总计可节省多达8天,从而显著降低时间成本。

然而,中吉乌铁路的构想自提出至今已逾20年,却始终未能动工。这其中的阻碍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俄罗斯的反对态度,二是吉尔吉斯斯坦国内的经济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亚地区历来被视为俄罗斯的影响力范围,因此中国在该地区的任何行动都会引起俄罗斯的警觉。扎帕罗夫曾坦言,吉尔吉斯斯坦为推动中吉乌铁路项目努力了20余年,但一直受到俄罗斯的阻挠。

直至俄乌冲突爆发,俄罗斯在中亚的影响力有所减弱,扎帕罗夫才得以与普京进行长谈,最终赢得了俄罗斯的让步。

至于吉尔吉斯斯坦国内的问题,则主要集中在经济层面。中吉乌铁路全长约580公里,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路段长达320公里,且大部分穿越山区,建设成本高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项目投资预计达80亿美元,吉尔吉斯斯坦境内部分的投资就超过了40亿美元,这对于一个年度GDP总量仅为140亿美元的国家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

因此,中吉乌铁路的建设只能采取BOT模式,即由中国出资建设并运营,收益归中国所有,运营期满后再将铁路移交给吉尔吉斯斯坦。尽管中国对此模式并无异议,但吉尔吉斯斯坦方面却希望铁路能够绕行以覆盖更多城市,这增加了约60公里的路程,也大幅提升了建设成本。

此外,铁路轨距的选择也是另一大难题。中国与多数国家采用标准轨距,而俄罗斯及中亚国家则使用宽轨。经过长时间的协商,中吉双方最终决定采用“标准轨+宽轨”的混合模式,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部分路段使用标准轨,同时设立换装场以增加收入及就业岗位。

中吉乌铁路的开工无疑是中国作出的重大妥协,比起新增一条欧亚大陆桥,中方多付出的那点成本可忽略不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这条新增的欧亚大陆桥将为中欧贸易带来巨大的推动力,进一步加深中欧之间的贸易关系,并增强欧洲国家的独立自主,避免一边倒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