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元帅是职业军人的巅峰标杆。

论战功,不说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时期的赫赫战功,单就抗美援朝这一伟绩,就彻底拉开了和其他元帅的距离。

论评价,顶头上司毛主席评价为“谁敢横刀立马,为我彭大将军”,一直以来,彭总都是毛主席在军事最为依赖的臂膀;美军总司令李奇微曾在办公室里写下:“仅向中国志愿军司令敬礼”,这是一种他对彭总的尊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论职位,他一直是中央战略部署在前线的实际执行者,红军时期做过中革军委副主席,同时也是红一方面军的总司令,直接执行中央命令;八路军时期是副总指挥;解放战争时期是解放军副总司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军人做到彭总这份上,已经是极致了。但极致并非完美,彭总的职业生涯,还是有三大遗憾。

一、一野的兵力始终发展不起来

一野是于1949年由西北野战军改名为第一野战军,而西北野战军是仓促组建的,追根溯源则是晋绥野战军与晋绥军区防卫部队,说到底这只是一些地方防卫部队外加120师留下的一部分留守兵团,

不如二野的129师的主力野战部队,也不如三野的新四军精锐力量,更不如装备精良的四野115师的底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建时候,一野只有6个旅的兵力,满打满算2.6万人,相比华东野战军初组建时的27万人、东北民主联军(即东北野战军的前身)32.4万人、中野的15万人,西野实在少得可怜,甚至不到东野的十分之一。

对此,彭总一直引以为遗憾,千方百计扩大一野的兵力规模,以求迅速实现歼灭胡马、解放大西北的战略目标。但经过多年发展,

由于战略环境恶劣、人口支撑不足、武器供给缺乏等客观原因,

仍然不理想,一直在苦难中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野的发展先天不足,一直到解放战争快结束了,通过转化俘虏、改编地方军,加上十八、十九兵团两个大兵团共19万人分路入陕,勉强加起来才有34万人。

这主要是合并了区外力量才有那么多人,不是像其他野战军一样,兵强马壮是自己手把手打出来的,这对于彭总这样有抱负的人来说,未免是有所遗憾的。

二、彭总缺一个好的政委帮忙

彭老总之前不是没有过政委,在他的军事生涯中,有4个政委。前三任是滕代远、杨尚昆、李富春,第四任政委是毛主席。

毛主席是政委中的巅峰水准,军事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能力、宣传能力等等都是最顶级的,

自毛主席以后,彭总再也没有政委了。

另外三大野战军的实际军事指挥者都有政委帮助,二野的刘帅有党内资历非常深的邓政委协助,他们相得益彰,担当“千里挺进大别山”的艰巨任务;三野的粟裕虽然是代理司令员,但陈老总做的是政委角色,陈老总的协调能力让华野将士上下效命;四野的林总配备我党政工第一把交椅的罗帅做政委相助,除了军事外,他可以百事不管。

《孙子兵法》开篇即明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打仗是国家的大事,生死存亡一线之间,如何思考打仗,指挥者就不得不殚精竭虑、宵衣旰食,调兵遣将,必要的时候还要冒着枪林弹雨矢之险实地观战,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情。

从军事角度考虑,彭总当然想要一个好的政委帮忙,因为在组织建设、部队扩展方面,政委可以帮助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西北地贫民艰,兵力发展存在掣肘,但缺一个好的政委相助,恐怕也是一野兵力最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可以看另外一个例子,陈毅在南方3年更艰苦,但队伍也能越打越大。

因此,在毛主席之后,缺一个好的政委帮忙,也是彭总的军事生涯遗憾。

三、待人严格,没有做到“赏不逾时”

彭总的性格非常正直,为公不为私,对部下的期望和要求非常高,有些方面甚至过于严苛,在言语方面有时候很让人受不了,关家垴血战就对着资历很深的刘帅说:“拿不下关家垴,就撤掉129师的番号,杀头不论大小。”就连资深的刘帅也被彭总严格要求,其他手下更是如此,很多人都受不了彭总直来直去的性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总之所以缺一个好的政委帮助,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很难有一个合适的政委在彭总身边发挥好的效果。好比《亮剑》中,其实唯一适合给李云龙当政委的人,唯有赵刚,其他配的政委只能低声下气地追随李云龙。

纵观我党所有人,可能唯一适合给彭总当政委的只有毛主席,但毛主席是不可能长期去做政委,且真正能和彭总搭档级别的人,又怎么可能低声下气?

此外,很多领导都会站在下级的角度考虑问题,想方设法地给下级谋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即使有信仰有理想,但很难像“完人”一样无欲无求。人嘛,总得有个念想!

1949年全军军改的时候,彭总对西北野战军的兵团建设和其他野战军相比,显得有些“特立独行”,军改时间落后于人,这对西野的组织建设产生一定影响。

这一场军改不是简单的军改,是一次将领提拔重用的机会。其他三大野战军都在1949年3月之前完成军改,很多将士都更上一层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北野战军一直到1949年6月,才将原有的6个军编成第1、第2兵团,这已经相比其他野战军晚了半年之久了。

大家也可以将心比心想想,其他差不多资历的人,已经提拔为兵团司令或者政委了,而西野的人还是纵队级别,可能还是会让人心里不舒服的。

“赏不逾时,罚不迁列”,彭总肯定能够做到“罚不迁列”,但确实没做到“赏不逾时”。彭总对待下属的要求太严格,可能也是其一大遗憾。实事求是地说,这也不是彭总的错,只是很少有人达到彭总那么人格高尚纯粹的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在我们今天的角度,彭总的军事生涯已经取得了其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是职业军人的巅峰标杆,以上的三个遗憾只是小小的不完美,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完美的存在,才反映出彭总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