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天了,风,变得珍稀起来,没风时,也要想法设法造作出来。

那时,他们家房后,是一片空地,有杨柳,有桃树、梨树,有菜畦,也有花丛,他们常到这个乐园玩耍。

姊姊最喜唐诗,也最有诗情,她把乐园取了个名字,唤作“藏迹园”。

这是因为,姊姊最喜欢白居易的《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每次读到,她就忍俊不禁。

这小园,是她和弟弟的乐园,他们可要藏好了踪迹,莫让别的孩子发现,最重要的是,莫让天上的老神仙发现了,把他们藏在这儿的童年偷走。

这天,姊姊拿着一把旧折扇,弟弟拿着一把旧团扇,在那蝉鸣交织着爹爹鼻息的午后,躲过娘困倦的眼眸,又来到“藏迹园”。

他们看了看树上的果子,还小得可怜,失望地摇了摇头。菜间的杂草,偶尔还有几株残留,他们便弯下身子,伸出羊脂玉般的小手,去拔。

弟弟把大株的杂草交给姊姊,姊姊拿着它们,坐在一边沁凉的大石上,一株一株排列好,仔细编织起来,不一会儿,就是一只狗,一只兔,一只雀。

弟弟拿着姊姊编好的小动物,眼睛眯成新月,洁白的牙齿露了出来。姊姊看弟弟这么开心,更开心了。

微风吹过,拂在姊姊和弟弟脸上,他们闭上眼睛,就像浸在溪水里,凉爽极了。

姊姊不知不觉哼起歌谣,听不清字句,确是极好听的调子。弟弟也跟着哼,总跟不上,自己先笑,姊姊也笑。

弟弟惊呼了声:“蝴蝶!”

姊姊循着弟弟目光看过去,确然是几只大大的蝴蝶,在不远处的花丛上飞绕。

她的眼睛原就大而清澈,此时,更大更清澈了。

蝴蝶,仿佛是仙国飞来的仙女,牢牢地吸引住弟弟和姊姊。

姊弟二人拿着各自的扇子,悄无声息走过去,一丛丛碧叶黄花近了,近来,飞绕的蝴蝶也近了,近了,他们屏住呼吸,生怕惊动蝴蝶,甚至,生怕惊动了花丛。

他们用扇子轻扑过去,试图扑落一两只蝴蝶,然而,那蝴蝶,就像伶俐而会飞的花朵,怎么也扑不到,弟弟倒是差点跌倒。

弟弟又生气又忍不住“咯咯咯”地笑起来,姊姊拿扇子在弟弟耳畔扇着凉风,也可爱地笑着。

一只蝴蝶同情他们似地,飞过来,挺立在脚边的花瓣上,凝视着他们。

弟弟也不捉了,姊姊只是低头仔细看着,她要回去把这只蝴蝶画下来,那样,它就属于她和弟弟了。

爹爹和娘就要醒来,到田里劳作,他们也要看护家门了。

那只蝴蝶,缓缓飞起,随同其它蝴蝶,翩然飞到花丛尽头。

他们依依不舍地转身离去。

那个下午,姊姊画了一只极美的蝴蝶,姊弟俩看了又看,才把画有蝴蝶的纸页,藏在阁楼柜屉里。

后来,他们常去看那只画下的蝴蝶,每次看到,都很欣喜。他们拥有了这只蝴蝶,就再没捕捉蝴蝶了,只远远看着,任它们花间飞绕。

现在,弟弟在沪上一家电影公司任编剧,姊姊在一所美专教画。他们只要有空,就会见上一面,每次见面,都会聊绘画、电影,聊他们的童年,聊那只落在脚边的蝴蝶和画下来的蝴蝶。

爹爹已经不再,娘不愿到城里来,他们只能抽时间回家陪她。

他们的“藏迹园”早在地平线上消失了影迹,代之的,是新建的房舍。

有一天,姊姊回家,无论如何,找不到那张画有蝴蝶的纸页。

陪母亲吃过夜饭,她把自己关在房里,颤抖着肩头给弟弟写了一封长信。

“我们的童年,还是被天上的老神仙发觉了,偷走了……”

她在信末写道。

作者蓝风, 喜欢旧小说的气味儿,喜欢晚清时期没颜落色的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