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有个疑问,监听音箱是最能忠实还原声音效果的,HiFi不就是追求高保真吗?为什么大多数HiFi玩家没有选用监听音箱听音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HIFI?

HiFi这个词已经被用烂了,手机甚至电脑主板、路边摊五块钱的耳机这种显然不太可能HiFi的东西,包装盒也必须得印上“HiFi”字样。

国内一般把“HiFi”翻译成“高保真”,但是我觉得翻译成“高清晰度”或者“高分辨率”更为准确(仅代表老蜗牛个人观点,不一定对)。

因为与HiFi相对应的,就是低码率、有损压缩、低清晰度的音乐

高保真≠高清晰度。

打个比方,有三幅美女画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幅:素颜朝天,皮肤纹理清晰可辨,立体感强烈。这就是高保真(真实还原一个人的容貌)。

第二幅:同样清晰的美女画像,但是她画了精致的妆容,美若天仙,秀色可餐。这就是高分辨率(不一定真实,但是又清晰,又优美)。

第三幅:画像模糊不清,勉强能看出来是个娘们儿,这就一点都不“HiFi”。

所以回到前面的问题,监听音箱能让你“看到”美女脸上的雀斑、毛孔等各种细节以及瑕疵,而事实上我们更想看到的是第二幅画,一个精心修饰、开了美颜的美女。

就是因为监听音箱太保真了,大多沦为调音师干活的工具(用经过修饰的音箱调出来的声音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就像你找个色盲设计红绿灯)。

第二个问题,现场演唱秒杀任何高价音响设备?

还有很多小伙伴说了,都是罐头音乐,再好的音响设备也不如现场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的是这样吗?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电视上那些光鲜亮丽的明星、歌星,或者在生活中听到他们清唱几句。比普通人唱的要好得多,但实际上可能也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惊艳,为什么呢?

因为有音乐厅的声学环境润色(所谓余音绕梁)、有调音师的修饰(你以为百万调音师是吃素的?)、有混音棚里的二次加工,最后才到音响设备的还原(不同档次、调音风格的音箱,出来的声音不尽相同,这也是玩音响的乐趣所在,至于加“味精”等极端润色的情况,我个人是不推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记得前几年在短视频网站看过一个很厉害的调音师,他找人随便喊几嗓子,经过修饰以后,就变成了优美的歌曲。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B站搜下面这个视频,做了个集锦合集,也让人惊掉下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看过演唱会的小伙伴应该了解,比如The one演唱会周杰伦现场演绎这首《暗号》,对比下买的正版CD,效果相差巨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场精心策划,错了可以重来的录播,对比现场直播,录播效果更好的概率很大。

而且即便是在音乐厅现场,最佳听音位可能只有那么几个,不包场的话很难抢到,录音就不一样了,可以给每件乐器专门收音,也可以在最佳听音位收音,最终制作出效果最佳的唱片。

当然我不是说现场演唱不好,还是用前面那个比喻,现场就像是全世界最好的第一幅画,超级无敌高保真。

但如果世间人们追求的都是极致真实,那冷军的画可能就是最好的,事实是这样吗?

正如爆红的韩国小品《美丽的逆贼》讲述的故事,美貌即正义,我们内心真正喜欢的,可能还是第二幅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是不是“高保真”,已经不重要了。

转自老蜗牛博客

声明:本文不代表家庭影院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