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战略高度,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专门部署,体现了坚持人民至上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文化艺术报》“高质量发展看教育”栏目开设以来,展示了全省各地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过程中涌现的一系列先进经验和生动事例。近期,本报联合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推出西安市“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系列采访,展现名师风采,大力弘扬和传承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院(左)与学生

“教书是个‘良心活儿’,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对西安市鄠邑区电厂小学教师李院来说,从踏上教师岗位的第一天起,叔父当年的嘱托就深深埋在心底。 成为教师24年来,她以学校为家、以学生为伴,在三尺讲台认真践行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无论寒暑,从未懈怠。 她用自己的毕生热爱,浇灌着孩子们的心灵,呵护着孩子们的成长,守护着孩子们的童年。

梦想成真 满腔热情踏入教师队伍

能成为一名教师,用李院的话来说是“梦想成真”。 回忆儿时,她小叔夫妻都是教师,母亲也常说: “长大要是能教个书多好呀! ”李院自己也从小就向往着成为一个老师。 后来她顺利考取师范类院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了鄠邑区祖庵镇中心小学,后经调动又进入鄠邑区电厂小学任教。 李院回忆起刚刚参加工作时,自己满腔热情走在孩子中间,活似一个“孩子王”。 她还记得当时的校长赵晓云说的话: “年轻人要多锻炼,你先从当班主任开始吧! ”就这样,李院的班主任工作,一干就是24个春秋。

作为老师,李院严慈相济,和学生们亦师亦友。 24年教师生涯,从最初的不知所措,到后来的游刃有余,她逐渐明白教师的真正内涵——以爱为底色,无私付出,一定能换来学生的倾心相待。

“学生能感受到你的关心。 他们有时候说话,叫着叫着叫成了‘妈’,然后看着我一笑,用手把嘴一捂。 于是我说这个称呼很亲切,你有了第二个妈妈! ”想起学生可爱的模样,李院就止不住笑容。 因为她无微不至的关爱,有很多同学会在作文中称呼她为“班妈”。

在学习方面,李院要求极其严格,上课听讲的专注程度、课堂参与的活跃程度、作业完成的认真程度……这些丝毫不容撼动。 她常常对学生说,严是爱,松是害,老师爱每一位学生,但同时学习也是底线。 久而久之,学子们自会分清主次,因此李院所带班级成绩总是处在年级前茅。

说起育人生涯中“难忘的瞬间”,李院一时五味杂陈: 2016年生完二胎,她回到学校继续带原来的班级,学生们露出激动的神情,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令她感动不已; 2018年接手的一个新班中小段同学的家长,在学期末向她深深鞠躬,感谢老师对孩子的付出,让她红了眼眶; 二十几年前带过的学生小雷,多年后一路打听出现在她面前侃侃而谈,后来看到他发的朋友圈: “不见先生二十秋,此间多少坎坷愁。 重逢何须功名事,借得菊饮笑谈生。 ”李院瞬间泪流满面。

坚守初心 用爱浇灌孩子们的心灵

因为同样出身农村,李院十分理解农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处境——他们无奈与父母分离,无法获得更多爱与关心,他们的童年更需要关爱。 因此李院格外珍惜与孩子们的缘分,她说: “我有幸参与孩子们的童年,在每一个人的童年中能给他们留下一些温暖,让那些缺爱的、生活不幸的孩子们在成年之后,能够回忆起曾经也感受到了一丝丝的温暖,让生活也能尝到一点甜就够了。 ”

记得班里有一个女同学小月,非常胆小,她父母离异,她和80岁的奶奶一起生活。 老人的年龄太大,对于孙女的行为、衣着、到校情况都无法照管,所以经常会看到孩子披散着头发、掉了扣子的衣服、乱七八糟的书包……李院每次都会走过去,帮她打理好一切。 每天早餐时间是7: 30,小月总是7: 50才到校,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早读了。 看到她空着的座位,李院很无奈,因为没有吃完的早餐是要返还回去的,可是小月家情况特殊,如果早上没有按时到校吃早餐,就意味着要饿一上午,所以李院每次都会特意给她留下早餐,等孩子到校的时候,暗示她先在楼道吃完饭再读书。 每次小月都是低着头,站在走廊上吃完后悄悄走到李院跟前,用极弱的声音说: “谢谢老师! ”后来不用老师说,同学们都会自觉地在她桌子上留下早餐,这种关爱同学的风气在班中扩散,也让这个温馨的“大家庭”充满了爱。

班里还有一个男同学,性格比较暴躁,自尊心特别强,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情绪很难控制,时常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会无端猜忌。 自从李院接手这个班之后,多次和他谈心,告诉他如何与别人相处,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 一次大课间休息时,有同学要出教室,可是在出教室的过程中,开门关门的这个声音令他很反感,他大声吼叫,不停地拍桌子,随后把语文书卷起来在自己的头上猛打。 李院连忙走到他跟前,让他冷静,接着把他拉到一处僻静的地方,让他情绪先平和一下,没想到他抱着头大哭。 待他嚎啕完之后,李院紧紧地拥抱着他,握住他的手,慢慢地他冷静下来。 在交流中,得知孩子从小缺少母亲的关爱,也不会与朋友相处,一直非常压抑。 从那一刻起,他就成了李院的重点关注对象,没事就开导他,教育他和同学们友好相处,还约定如果一个星期没有发脾气,老师会有特殊的奖励。 每当他接受这样的礼物的时候,总是满心欢喜,慢慢地他能够控制住坏情绪,学会了和别人友好相处,逐渐融入班级之中,性格也开朗起来。

在这样一件件日常的工作中,李院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念——“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她常常说: 师爱就要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不遗余力地播撒,你不知道哪一块土地上会生根,会发芽,但只要不遗余力地坚持,总会有一片土地适合他,在静静的播撒中,花开自有期。

乘风破浪 引领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如果把班级比作一艘船,那么班主任无疑是这艘船的领航员,既是舵手,也是风帆,如何乘风破浪,开好这艘大船,引领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呢? 李院分享了自己的三条经验: 一是细化日常工作,培养良好习惯; 二是以智赋能,引领学生成长; 三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开学初,李院会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制定班级制度,规范同学们的言行,一旦制度确定,必须人人遵守。 开好每周一次的班会课,在班会课中可以根据孩子们最近的表现情况帮他们确定目标,及时纠正错误的行为或不良的影响,助力孩子们的成长。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有很强的好胜心,所以李院经常利用的就是小组竞赛,不管是在早读,还是班级的管理,小组竞赛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高段的学生来说,治其心胜于治其身,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心服口服,才会树立威信。 他们信服你,愿意听你的,矛盾自然可以化解。

在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李院在班级中经常组织开展朗诵比赛、手抄报展示、书法比赛、课本剧表演、象棋比赛、五子棋比赛、家务大比拼……在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孩子们既提升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把自己独有的个性特征展露无遗;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给他们搭建展示的舞台,比如有的同学读书声音洪亮,他就是班级的小小朗读者,引领同学进行朗读; 他作文写得好,就是班中的小作家,经常给大家分享他的作文; 他的体育活动特别好,组织活动这一块就由他来负责。 总之,在班级中,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位置,都有自己的一份小天地。

作为班主任,李院基本上天天和学生在一起,所以当发现他们中间的小矛盾小纠纷时,她会及时抓住契机,进行引导。 在和家长沟通的时候,李院会设身处地地换位去思考,怎样能和家长达成一致,把家长发展成教学中的同盟军,让他们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主力作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李院坚信教育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不可拔苗助长。 教育是为了培养人,而基础教育阶段,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如何与他人相处,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好的教育,是不管孩子处在怎样的成长阶段,都要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让他们快乐而幸福地成长与发展。

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成长也有收获,李院从初出茅庐的教学新手逐渐成为一名教育名师,2010年12月,李院被评为西安市教学能手。 多年来,她获评西安市优秀班主任、区级模范班主任; 多次获评区级优秀辅导员、德育先进个人,省市区级书信优秀辅导员; 连续三年获评区级质量检测语文学科先进个人; 教学设计、论文多 次获西安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一、二等奖,第六届微课大赛获市级优秀奖,所带班级获评市级先进班集体。

李院一直深爱着教育事业。 她深信,学生就是老师的一面镜子,只有高尚的师德才能擦亮它。 人生几度春雨,几度秋凉,不变的是初心,是坚守,就像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所说,有些人享受野草蔓蔓的田野,而李院独爱辛勤耕耘的青春。 “二十年如一日,插柳播种将会持续我一生! ”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刘青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

责 编 | 姜 琼

审 核 | 张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