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快节奏的职场生活中,工作压力已经成为很多人面临的普遍挑战。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可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潜在的长期危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职场里,很多人面临情绪问题

相声演员潘斌龙,曾在访谈中谈到过自己的一段经历。他在某剧组担任副导演时,因为名气不足,全组成员都不拿他当回事。但为了能保住工作,他把委屈都咽在了肚子里。导演对他颐指气使,让他端茶倒水,他敢怒不敢言,只能唯唯诺诺接受;部门小领导让他挨个去联络群演,他虽心有不满,但仍表现得很乐意,连打了几十个电话。跟演员沟通时,他也要在心里反复斟酌话术,生怕对方反感。

那段时间,他常常凌晨三点才睡觉,六点就得起床。匮乏的睡眠,再加上不断加剧的内耗,让他心力交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斌龙坦言,那段时间,自己被折磨得神经衰弱,每天都犯愁。白天还能装得没事儿人一样,维持一个成年人的体面,但一到夜里,就忍不住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烟。这就是职场人的心酸,哪怕心里倾盆大雨,表面上也要装作云淡风轻。

作家刘震云说过:“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经不起推敲,一推敲,每一件都藏着委屈。”

每一份工作,都有道不尽的心酸和无力。身体累了,睡一觉就能缓过来。但心被困住了,再美好的生活都会变得索然无味。

这些情绪上的起伏和压抑,会让你受尽苦头,在日复一日的消耗里变得了无生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度情绪劳动,正拖垮你的人生

很多年前,美国社会学家提出一个词叫“情绪劳动”。他指出,人们在工作中,不仅要付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还会不可避免地消耗自己的情绪。情绪劳动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内心感受,一个是外在表达。当内心的感受无法表达时,自己付出的情绪劳动也就越多。

网友@小艾讲过自己的一段经历。小艾是一家大公司的普通员工,在上海最繁华地区的上班,每天出入豪华的办公大楼。很多人都羡慕她,有一份如此体面的工作。但小艾却整日愁眉苦脸,因为她根本无法应对公司里的人情世故。

她个性敏感内向,只知道闷头干活,一遇到人际冲突,就会下意识地紧张和逃避。不论是组长抢了她的功劳,还是同事说了她的坏话,她都会假装不知道,然后一个人躲起来流泪。

为了显得自己合群,她还强迫自己参加团体活动,一边听着无关紧要的事情,一边挤出微笑来回应。在别人眼里,小艾是好脾气的软柿子。但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应付别人的每一次对话、每一个表情都让她感到憋闷不已,那些藏在心底的嘶吼和反抗,最终都被理智压下了而已。

渐渐地,小艾心里的负能量越积越深。她觉得自己从里到外,整个人都累透了,疲乏了,如同行尸走肉般不得自由。

后来,她焦虑,开始失眠,做噩梦,频繁出现了心悸。

过度的情绪劳动,正在压垮每一个正常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态好了,内耗就少了

心理咨询师表示:减少情绪内耗,须从内心着手。放下过度的思虑,甩掉多余的念头,你才能轻装上阵,成为一个合格的职场人。对于如何减轻情绪劳动,心理咨询师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学会有效的时间管理

学会有效的时间管理是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键。设定合理的工作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的加班。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

2.寻找有效的压力释放方式

每个人在面对工作压力时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释放方式。这可以是体育运动、阅读、听音乐、冥想等,通过这些方式释放紧张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3.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维持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保持规律的作息、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现代社会,工作压力成为很多人面临的挑战。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调整,我们可以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取得平衡,保持心理健康。建立合理的工作计划,学会时间管理,建立职业边界,寻找有效的压力释放方式,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主动寻求支持与沟通,以及适时地放下工作,都是构建平衡的有效途径。